第102章:第一封信(第1/2页)
汽车卷起的尘土终于缓缓落定,站台上那个清瘦孤直的身影,也彻底消失在道路的尽头。徐瀚飞在原地又站了许久,直到那轰鸣声完全被风声和远处的鸟鸣取代,才缓缓转过身,踏上了回姜家坳那条漫长而寂寥的土路。肩头骤然失去的行李重量,让他觉得脚步有些虚浮,心里也空落落的,像被挖走了一块。
阳光明晃晃地照着,他却觉得周身有些发冷。那种陌生的、尖锐的酸涩感,如同潮水般,一波一波地冲击着他习惯性冰封的心防。这就是思念的滋味吗?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尝到。
而颠簸的汽车上,凌霜靠在窗边,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熟悉的田野、山峦渐渐被陌生的景色取代。她怀里紧紧抱着那个还带着余温的旧报纸包,里面烤红薯的甜香丝丝缕缕地飘出来,混合着车厢里呛人的汽油味。她没有回头,也不敢回头,怕一回头,强忍的泪水就会决堤。只是怔怔地看着窗外,眼前却不断浮现出徐瀚飞最后那双深不见底、盛满了复杂情绪的眼睛,还有他微微抬起又放下的手。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紧紧攥着,又酸又胀。离别的实感,此刻才真真切切地降临。
一路无话。当长途汽车喘着粗气驶入省城东站时,喧嚣的人声、车流声瞬间将凌霜包裹。高楼大厦、穿着各异的人群,与她刚刚离开的宁静山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她提着行李,随着人流走下汽车,站在熙熙攘攘的车站广场上,有一瞬间的恍惚。夏日的省城,空气闷热而潮湿,与姜家坳清凉的山风截然不同。
回到熟悉的大学校园,梧桐树叶已开始泛黄,洒下斑驳的光影。同学们陆续返校,宿舍里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兴奋地交流着假期的见闻,分享着从家乡带来的特产。凌霜微笑着应对,将带来的山货分给大家,听着她们谈论城市的新闻、电影、新式的连衣裙,她却感觉自己像隔着一层透明的薄膜,有些格格不入。她的心,似乎有一大部分还留在那个远方的、宁静的山村里,留在了那个沉默寡言的人身边。
傍晚,她独自一人坐在窗明几净的图书馆里,面前摊开的是崭新的课本。墨香阵阵,周围是沙沙的翻书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细微声响。环境安静而优越,是她曾经梦寐以求的学习圣地。可她的目光却不时地飘向窗外,落在天边那抹绚丽的晚霞上。姜家坳,此刻也该是日落时分了吧?他收工了吗?是一个人回到那间小屋,对着煤油灯发呆,还是……会在月色下,走到那个他们曾经长谈的山坡?
一种强烈的、想要倾诉的欲望,在她心中涌动。她想知道他的近况,想告诉他这里的一切,也想……让他知道,她并没有忘记那个夏天,没有忘记那个月光下的约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2章:第一封信(第2/2页)
几天后,一个安静的午后,凌霜终于在自己的书桌前坐定。窗外,梧桐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桌面上投下晃动光斑。她小心翼翼地拿出那本徐瀚飞送的、纸张粗糙却厚实的信纸,拧开钢笔的笔帽,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进行一项庄严的仪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