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像样的生产设备,搞不了太复杂的纺织项目,最起码缝纫机什么的,他总能想办法搞到。
这样就可以保证他能做不少纺织行业的初级加工项目。
尤其是那个年代,纺织工业本就不像后世那么复杂。
后世的纺织,不仅仅对于工艺有着严苛的要求,还对花色、印染、公差等等细节都有着细致的要求。
而在现在这个年代呢,大部分的棉纺厂出厂的产品,基本上就是一种样子。
相信家里有过老四件套的都知道,基本上家家户户的床单都是格子布上绣着几朵大红的牡丹。
要不就是粉红底子配上红牡丹。
总之,无论天南海北,大家的用品基本大差不差。
就跟搪瓷缸子和的确良一样普遍。
只有极少数的人家,才会有不一样的东西。
“那就谢谢孙厂长了,希望以后能合作愉快。”
“哦,对了,你们厂大概什么时候能要鞋垫,我家里地方小,再堆可能堆不下去了。”
达成了合作意向,徐林就指了指自家的堂屋。
确实,徐林家的情况太简陋了,要真是号召全村的居家妇女一起做鞋垫,他还真没地方放。
当然了,这一点其实徐林也已经想过了解决办法。
那就是找村长把村委会最近两年闲下来的生产队会议室临时借给他用用。
那个会议室,前些年天天开会,就是那种动不动就慷慨激昂的那种会议。
最近这两年算是彻底闲下来了,没有了残酷的斗争,会议室都落了好几层灰了。
只不过,这个消息,他还没跟孙建设提,他可不想把话说的太圆满了。
“这个兄弟你就多虑了,哈哈,你啥时候生产,我就啥时候要。”
“只要质量上没啥问题,我今天就可以让他们把你们家做好的鞋垫带走,到时候手续流程什么的,我都安排人帮兄弟你办了。”
“以后兄弟,就只需要安心给我们棉纺厂供货就可以了。这也算我响应上头号召,进行公私合营经济的探索嘛。”
要不,怎么说孙建设这种人能当厂长呢。
原本在徐林这边只是一个替家庭增长收入的项目,到了人家嘴里,却成了响应号召。
这话说的,既符合了现在即将要放开民营经济的方针。
又体现出了人家孙厂长的思想觉悟,还帮助徐林解决了鞋垫销量的大难题。
一举三得,可谓是十分的圆满。
“哦,对了,徐兄弟,我看你家怎么还堆着好多草药。你家还给人治病吗?”
“治病?我哪会治病啊,都是囤起来准备往外卖的。可惜县国营药店我没有渠道,私人的小药店又没啥需求。”
听到孙建设问到关于中草药的事情。
徐林也是露出了一点无奈的表情。
确实,正如他自己说的,中草药这种东西,要想销售出去,还真就得有渠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