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着聊着,渐渐的气氛就愈发的融洽起来。
临走之前,孙厂长甚至还和徐林热情的拥抱了一下。
送走孙建设,徐林这一颗一直悬着的做生意十做九赔的心,也彻底放下来了。
当天下午,徐林的第一批鞋垫就已经送到了县棉纺厂。
门卫一听说是徐林送过来的,这一回不仅没有拦着,还专门的兼职负责起了护送的职责。
一路上是有说有笑,忙完之后,还特地领着徐林去参观了一下他们棉纺厂的生产车间和成品仓库,态度极其友善,就差没把徐林给哄笑场了。
这变化来的也太快了,徐林都没调整过来。
“林子,棉纺厂的产品我都看过了。”
“咱们家弄的那些鞋垫,跟人家专业女工做出来的比还是质量上差了不少,你看怎么办。”
从县棉纺厂出来,陆月蓉便显得满脸的愁容。
确实,之前的她不太了解规模化的生产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感觉上还觉得大家都是用手工编织鞋垫,应该差距不会很大。
但是现在一看人家厂里的正规编织工人做出来的活,她就看出悬殊来了。
人家的活,虽说在技艺上并不比她陆月蓉强多少。
可是人家做出来的鞋垫,在尺寸和造型的把控上,那是相当精准的。
每条产线都有专门的质检人员,在专门的负责每种产品的检测。
这些工人做出来的东西,也是非常的靠谱,不符合公差标准的产品很少。
不像陆月蓉召集到家里的几个村民,她们做的鞋垫,那都是有大有小,有宽有窄。
基本上没几双能正好卡在公差标准之内的。
“嗯,媳妇你说的对,这是个问题,后面我会专门想办法解决。”
“不行的话,就跟孙厂长说一声,让他安排一个技术员来指导一下。”
“咱们再怎么做,也不能让人家为难,确实需要尽快把工艺设备什么的全部专业化才行。”
........
从县里回到村里,徐林当天又马不停蹄的去了一趟村委会,把生产队会议室的事情谈妥了。
为了不给村长添麻烦,徐林还拟定了租赁合同,一天一块钱,来租赁这间大会议室。
一块钱,在这个年代可不算少了,这个年代,还没什么房屋租赁的概念。
乡里乡亲的,用也就用了,顶多被人在后面戳两下脊梁骨,也不会有太大的事情。
不过这些,徐林都想到了,他花一块钱去租赁,就是为了堵住村里的悠悠之口。
这样一来,大家伙不仅不会生气,还得在背后感激他,感激他又给村集体贡献了不少房租收入。
接下来的一周内,徐林又领着大家伙上了两回山。
再加上每天照例的在村子附近的山里放各种陷阱夹子。
一周之后,徐林的存款就来到了五百块,揣着这些钱,徐林又来到了县里的国营商店,想买几台缝纫机回家。
是的,他打算扩大规模了,光靠手工缝制鞋垫,实在是产能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