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昆山1(第1/2页)
1937年10月27日,午后的罗店前线259旅指挥部。炮弹撕裂空气的尖啸声由远及近,最终化作震耳欲聋的轰鸣,大地剧烈颤抖,指挥部屋顶的瓦片像筛糠一样哗啦啦往下掉,尘土弥漫。角落里,一台手摇发电的电台发出微弱的滴答声,与外面的爆炸声交织成一曲混乱而压抑的死亡交响乐。
259旅指挥部设在这间罗店镇边缘唯一还算完整的砖瓦房内,但墙壁上蜿蜒的裂痕预示着它也撑不了多久。旅长李念安站在一张铺满整张桌子的作战地图前,地图上罗店周边已被红蓝铅笔勾勒得密密麻麻,箭头、圈线层层叠叠。他脸上的硝烟污渍还没来得及擦去,呢子将官服的肩部被不知何时飞来的弹片划开一道口子,露出里面灰白色的棉絮,但他恍若未觉。
“旅座!”参谋长王为林几乎是撞开门冲进来的,他浑身尘土,左臂临时捆扎的绷带还在渗着血迹,脸色因失血和疲惫而显得苍白,“刚接到一营观察哨报告,日军第三师团第九联队,至少两个大队的兵力,在坦克掩护下,已突破左翼36师108旅防线,正沿张家浜向我们的侧翼急速包抄过来!36师那边……溃退得很厉害,缺口正在扩大!”
指挥部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几个作战参谋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李念安。左翼若被彻底撕开,259旅在罗店的整个防御体系将面临被兜底包围的风险。
李念安的眼神锐利如鹰,手中的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快速移动,最终重重地点在标有“刘家宅”的位置。那里是罗店左翼的一个小村落,地势稍高,且有几条废弃的河沟可以作为天然屏障。
“命令三营,立即放弃现有前沿阵地,向左翼机动二百五十米,必须在半小时内抢占刘家宅及其周边制高点!”他的声音因连日指挥而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钉死在那里!没有我的命令,哪怕打到最后一个人,也不准后退一步!”
“是!”一个传令兵应声而出,猫着腰冲出了指挥部。
李念安的目光又转向地图上被标注为36师丢失的阵地区域。“通知旅属炮兵连,停止对正面日军延伸射击,集中所有火力,覆盖36师丢失的阵地,尤其是张家浜东岸!炮火覆盖十分钟,打乱日军后续部队的集结和跟进,给三营布防争取时间!”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炮兵连长,炮弹不必节省,打完这一波,我们有办法补充!”
“明白!”又一个传令兵领命而去。
命令简洁清晰,应对迅速果断。参谋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旅座的临机决断能力,他们早已在无数次血战中领教过。
然而,就在这时,戴着耳机的电台员猛地抬起头,手里拿着一张刚译出的电文纸,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旅座!战区急电!最高密级!”
李念安眉头微蹙,接过那张薄薄的纸片。电文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行字:
“立即撤出罗店战斗,全旅向昆山方向转进。不得有误,不得泄密。此令,李宇轩。”
“撤军?!”站在李念安身旁的警卫营长王铁牛忍不住失声叫了出来,这个壮硕的汉子脸上写满了不解和愤懑,“旅座!咱们刚打退小鬼子两次营级规模的进攻,弟兄们士气正旺!现在撤退?那之前付出的牺牲算什么?罗店这门户就这么让了?!”
指挥部里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念安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汗水和血污混合的复杂气味。
李念安没有立即回答王铁牛,也没有看任何人。他缓缓走到被沙袋垒砌的观察口前,举起望远镜向外望去。镜筒里,罗店镇内外硝烟弥漫,远处日军的膏药旗在断壁残垣间若隐若现,机枪的点射声、三八式步枪特有的清脆响声、以及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阵地前方,双方士兵的尸体交错枕藉,有些地方的泥土已经被反复凝固的鲜血浸透成了令人心悸的暗红色。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259旅官兵的热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