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辛苦女君了。
里头似乎也忍无可忍,声音穿透房门。
“要吵去外头吵!”
姜珞悻悻然收回手,跟霜打了的小白菜似的,垂头丧气,走了两步,又回来小声道:“姐姐,我这就回房,你想什么时候打我手板子,让人来叫我啊。”
说完灰溜溜跑了,也不敢继续吵。
赵咎摸了摸鼻子,“阿池,我去二兄那一趟。”
屋里的人压根不搭理他。
赵咎若无其事地捡起地上的令牌,扔给归南,转身往外走。
向氏轻轻推开门,“姑娘。”她略带一丝担忧地看着姜璎,虽然说她们这些老人都不大喜欢赵咎,但既然成了亲,自然是希望他们夫妻之间和和美美的,哪能隔三差五闹脾气呢?
“阿媪,没事。”姜璎冲她笑了笑,“你帮我看看这些,还有没有欠缺的。”
她在整理姜珞的嫁妆单子。
姜昀送到盛京的书信,有一封是给姜璎的。信上没有过多解释什么,只让她养好身体,其他事情不用操心。
向氏看了看,诧异道:“这些都是姜家送来的?”
立后诏书才下,姜家就已经把嫁妆准备得差不多,可见姜昀离京之前就已经吩咐人准备这些。
毕竟皇后之位,能给姜家带来的好处可不是一点半点。
有人持反对意见,自然也有人赞同姜昀的决定。
五叔祖的胞妹六祖姑一生未嫁,留在姜家族学当先生,此次嫁妆便是由她一手操办。
按照惯例,公中和族里各出一份陪嫁,其次亲戚们的添妆,主要大头还是父母那边。
这些,姜昀全都想到并且安排妥当。
不想让姜璎经手,也是怕她一时冲动自掏腰包给姜珞充面子。
不得不说,老父亲还是了解女儿的。
姜璎没把姜昀的话当回事,梳理完姜家准备的嫁妆单子,又重新拟了一份。
向氏忍不住笑道:“都说梁淑妃当年嫁给陛下,带了十万贯钱入东宫,已是豪奢至极。可如今跟二姑娘一比,也不过如此了。”
随便从姜璎的陪嫁里漏出一点,都够姜珞风光大嫁。
十万贯钱算什么?
这世上多得是钱买不到的奇珍异宝、古董字画。
士族的底蕴便是在此了。
姜璎低头笑了笑,没说话。
另一边,赵咎去了赵哲书房,赵哲开门见山,“你那岳父是不是也给你写了信?”
赵咎颔首。
赵哲眉心紧皱,“我和大兄原本已经为你看好了几个县,等你出去外放几年,再调动回京。结果你倒好,早就有了主意。”
“岳父有心提携,我也不能掉链子。”赵咎笑道,“况且,那本就是我准备要去的地方。”
赵哲哼道:“父亲和大兄还不知道,你自己去跟他们说。”
“我不去。”
赵哲瞪他,“到时朝廷任命书下来,你还想瞒得过去?”
赵咎笑道:“我也没想瞒。”
书房安静片刻。
赵哲揉了揉眉心,来回踱步,“太危险了,你去安奉!就算陛下答应,太后那边……还有弟妇,你新婚没多久,舍得把她一个人扔家里?”
赵咎顺手拿了书案上的镇纸,有一下没一下地抛着玩,语气漫不经心:“我可没说把她扔家里。”
赵哲:“?”
他抬起手,一把夺过自己那块青铜镇纸,斥道:“你简直就是胡闹!”
安奉是什么地方,多少青壮年都待不下去,更别说身娇体弱的小娘子。
这要是有个头痛脑热的,恐怕都救治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