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凌晨三点,收到解雇信和追杀令> 第6章 数字幽灵与伦理后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数字幽灵与伦理后门(1 / 2)

第6章数字幽灵与伦理后门(第1/2页)

安全屋内,时间仿佛被那不断回响的“嘀嗒”声切割成了无限细碎的片段,每一片都折射出林晚内心冰火交织的挣扎。空气中弥漫的灰尘味、铁锈味,此刻都仿佛带上了那股从SD卡深处弥漫出的、无形的血腥气。那个穿着猩红裙子的布娃娃,不再是单纯的恐吓道具,它成了一个象征,一个逼她直视人性深渊的残酷镜面。

她僵立在原地,如同一尊被瞬间冻结的雕像,只有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着内心的惊涛骇浪。手中那张黑色的微型SD卡,轻薄,却仿佛承载着整个道德的重量,烫得她掌心刺痛。手机屏幕上,“屠夫”儿子那张在异国阳光下显得有些苍白的、腼腆而全然无害的脸,与他父亲在消防通道阴影里那双如同淬火寒冰、不带一丝人类情感的眼睛,在她脑海中疯狂交替、碰撞。一个是极致的柔软与依赖,一个是极致的坚硬与杀戮。这种割裂感,像一把钝刀,在她心脏上来回锯割。

“牧羊人”递来的,哪里是合作的诚意?这分明是一剂精心调配的毒药,一瓶散发着曼陀罗芬芳、却足以腐蚀灵魂的黑色蜜糖。他在用最赤裸的方式,逼迫她蜕下所有文明的伪装,变得和他们一样——为了生存,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利刃刺向无辜者最柔软的咽喉,利用人性中最珍贵的部分作为筹码。这是一种堕落仪式,一种将她拉入同一个泥潭的共谋。

一股强烈的、生理性的恶心感猛地冲上喉头,让她几乎干呕。她死死咬住下唇,尝到了血腥味,才勉强压下那股几乎要冲破理智堤坝的毁灭冲动——她想立刻将这张该死的SD卡掰成两半,用脚碾碎!连同那个散发着邪恶气息的娃娃一起,扔进角落,付之一炬!

但……

脑海中另一个画面,以更强大的力量,蛮横地覆盖了这一切——笑笑在昆明家中客厅里,穿着那条一模一样的红裙子,坐在地毯上搭积木的实时照片。女儿微微蹙着眉头,小嘴噘起,专注地看着手中那块摇摇欲坠的彩色木头……那只无处不在的、冰冷的“眼睛”,正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她唯一的阳光之上!“国王”与“方舟”投下的巨大阴影,如同墨汁滴入清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散,贪婪地吞噬着一切光明,随时可能将她和她在乎的所有人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没有选择。

至少,在这个你死我活的黑暗丛林里,此刻的她,看不到第二条路。仁慈与迟疑,是奢侈的毒药,只会让她和女儿死得更快。

“呼……”

一声悠长而压抑的吐息,从她齿缝间艰难地挤出。眼中所有的挣扎、痛苦、自我厌恶,都被一股更强大的、源于母兽护崽本能的冰冷寒潮强行淹没、冻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非人的、绝对理性的计算光芒。她重新坐回那个冰冷坚硬的木箱上,动作稳定得没有一丝多余颤动。她将预付费手机通过一条物理数据线,连接到从背包深处拿出的另一台设备——一台外壳经过特殊处理、内部硬件被高度改装、所有无线模块被物理拆除、完全依赖有线连接的微型笔记本电脑。按下电源键,屏幕亮起,幽蓝色的背光映照着她苍白如纸、却线条紧绷的脸庞,如同覆盖了一层寒冰。

她点开了那份名为【“屠夫”-完整档案&背景分析】的PDF文档。这一次,她的目光不再是初看时的震惊与道德排斥,而是彻底转换为猎手在解剖猎物时的绝对冷静与专注。她逐行扫描着文字,如同最精密的OCR仪器,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任何一个可能被忽略的细节。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将零散的信息点如同拼图般抓起、关联、重构。

档案中,那几次高风险敌后任务归来后的心理评估备注(“对象表现出间歇性噩梦、易怒,对特定声响敏感,建议进行长期心理干预及密切观察”),与他被迫“荣誉退役”评审报告中那语焉不详的“纪律问题”(据“牧羊人”附加注释,疑似与一次过度使用武力的平民伤亡事件有关);退役后最初几个月,频繁出入东南亚某国几家著名赌场的监控记录截图(画面中他眼神空洞,面前堆着筹码);数个隶属于不同离岸空壳公司、通过复杂金融通道洗白后、最终都汇入其某个秘密账户的、金额远超其合法佣金的资金流水;以及,最近三个月内,几条来自加密通讯软件的、语气从试探到威胁的催债信息(被“牧羊人”的技术团队成功拦截并破译,内容涉及高利贷和人身安全)……

侧写完成。

一个立体、丰满且充满内部矛盾的画像,在她脑中清晰地构建起来:阿列克谢·“屠夫”·伊万诺夫,一个被残酷战争永久性创伤了灵魂、又深陷巨额赌博债务泥潭无法自拔的前特种部队精英。他对儿子那种近乎偏执的、超越寻常父爱的保护欲,不仅仅源于血缘亲情,更是一种将儿子视为自己破碎人生中唯一仅存的、未被污染的光亮与人性锚点,是他对抗内心黑暗与虚无的最后堡垒。儿子,是他冰冷、血腥的杀戮生涯之外,唯一温暖、柔软,却也极度脆弱的“圣域”。

弱点,找到了。不仅清晰,而且致命。这是“屠夫”强大防御铠甲上,唯一一道深可见骨的裂缝。

接下来,是执行“手术”。精准,致命,且不能留下任何直接指向她的痕迹。这不是街头斗殴,这是数字层面的超视距打击。

她没有愚蠢到去直接联系“屠夫”本人进行谈判或威胁,那无异于羔羊对着饿狼咆哮。她的目标,精准地锁定在“牧羊人”情报中那条看似平常的上学路线上,锁定在那个深蓝色的、印着卡通恐龙的书包,以及书包侧袋里,那支粉色的、具备基础GPS定位和单向通讯功能的儿童智能手表上。

通过档案中提及的圣玛丽小学名称和儿子的全名,她利用一个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公开检索功能(该平台管理松散,隐私设置存在漏洞),结合一些家长在社交媒体上无意分享的、马赛克处理不完全的截图,轻易地确定了那款儿童手表的具体品牌、型号以及其配套家长端APP的界面布局。随后,她在一个充斥着灰色交易的黑客论坛深层archives中,找到了该型号手表某个早期固件版本中存在的一个、已被官方悄无声息修复但未公开披露的、极其隐蔽的蓝牙低功耗协议栈缓冲区溢出漏洞。

利用这个漏洞,她快速编写了一段极其精炼、针对性极强的远程代码执行脚本。这段代码像一条拥有拟态能力的数字毒蛇,能悄无声息地滑过互联网的层层防御,精准地找到目标手表,利用其蓝牙待机时与家庭Wi-Fi路由器间歇性握手的瞬间,注入并获取其音频播放系统的底层控制权限。

此时,根据精确的时区换算,那个宁静的异国海滨小镇,应该是下午四点左右,学校已经放学,孩子大概率在家中房间休息或玩耍,手表处于连接家庭Wi-Fi、看似最安全的状态。

她的指尖,在触控板上悬停片刻,如同刽子手落下屠刀前最后的确认。然后,轻轻一点。

代码无声无息地发射出去,沿着由无数代理节点构成的、曲折隐秘的网络路径,跨越地理上的千山万水,如同幽灵般穿透了那款儿童手表简陋得可笑的数字防线,直接潜入了其音频核心。

她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恐吓信息,那太容易被识别为垃圾信息或系统错误。她也没有播放任何刺耳的、令人不安的噪音,那太过直白,容易激起最直接的反抗和追查。

她所做的,是将“牧羊人”提供的、那段“屠夫”用与其冷硬形象截然不同的温柔嗓音念诵《小王子》的音频,与他过往一些被隐秘通讯监控记录下的、哄儿子入睡时无意识哼唱的、一首旋律忧伤而古老的俄罗斯民歌片段,进行了精密的频谱分析、剪辑、降噪和无缝融合处理,生成了一段长约十五秒的、只有纯净旋律和仿佛来自记忆深处的、模糊而温暖的气声哼唱的音频。

然后,远程触发,在目标手表的本地存储中写入这个音频文件,并设置了一次性的、最高优先级的播放指令。

一次。仅此一次。播放完毕后,代码自动清除所有痕迹并自我销毁。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一个充满阳光的安静房间里,小男孩或许正坐在地毯上摆弄他的恐龙玩具,或者看着窗外的海鸥,他手腕上那只粉色的、代表父亲关爱的手表,屏幕突然毫无征兆地微微一亮,随即,不受控制地,响起了那段独属于他和父亲的、象征着绝对安全、温暖和睡前宁静的私密旋律……旋律在最高潮处,如同被掐断喉咙般,戛然而止,周围重新陷入死寂。

这比任何直接的、张牙舞爪的威胁,都更加深入人心,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它传递的信息,精准而残酷:我能触及你最神圣、最不设防的领域,如入无人之境。这不仅仅是警告,这是一次冰冷而精准的力量展示。

做完这一切,林晚立刻启动了预设的数据清理程序,如同刺客收回带血的匕首并擦拭干净。她断开了笔记本电脑的所有外部连接,背靠着冰冷粗糙的墙壁,缓缓滑坐下来,闭上双眼。胸腔里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意,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粘稠如沥青般的疲惫感与自我厌恶,几乎要将她溺毙。她终究,还是被迫踏过了那条她曾发誓永不逾越的道德界线,双手沾上了无形的、肮脏的污秽。

然而,危机远未解除。对“屠夫”的精准心理威慑,只是权宜之计,如同在饿狼面前挥舞火把,只能暂时逼退,无法根除威胁。要真正从这片血腥的泥潭中挣脱,保护笑笑和自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找到摧毁或至少遏制那个名为“方舟”的、正在疯狂进化的数字怪物的方法。

她重新连接上那个存储着“方舟”核心数据的加密设备,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这一次,她不再像之前那样小心翼翼地试探数据包的外围结构,而是彻底调动起沉睡已久的“弥涅尔瓦”的全部潜能——那经过千锤百炼的顶级逻辑思维能力、对复杂系统架构的深刻理解、以及破解无数坚固堡垒积累下的庞大知识库。她如同一位面对史上最复杂谜题的密码学家,开始倾尽全力,冲击“方舟”数据最深层的、最为坚固的核心加密壁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章数字幽灵与伦理后门(第2/2页)

屏幕上,数据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腾咆哮,视觉化的防御矩阵如同绚烂而危险的极光般不断闪烁、重组、破碎。一个又一个堪称密码学艺术品的加密算法被她的暴力破解程序强行撕裂,一层又一层精心布置的伪装和陷阱被无情地剥离、绕过。微型笔记本电脑的风扇发出了濒临极限的、如同垂死哀嚎般的尖锐嘶鸣,散热口喷出的气息灼热得烫手。这是一个在刀尖上跳舞的过程,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任何一个微小的计算失误,都可能瞬间触发数据内核预设的自毁熔断机制,让所有努力前功尽弃,或者,更糟——引来“方舟”AI更加凶猛、更加智能化的反扑和追杀。

时间,在这种极限的精神和算力消耗中,失去了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小时,也许是三小时。当林晚的额头布满细密的冷汗,嘴唇因缺水而干裂时,屏幕中央,那如同洋葱般被层层剥开的数据核心深处,一个与周围现代、高效、冷酷的代码风格格格不入的、散发着某种古老、微弱却异常执着光芒的加密模块,如同深海中的珍珠,终于暴露在她的视野之中。

它的命名,让林晚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紧,骤然停止了跳动——

“Prometheus_Fire”(普罗米修斯之火)。

盗火者……为蒙昧的人类带来文明的光明与智慧之火,却因此被缚于山崖,承受日复一日被恶鹰啄食肝脏的永恒折磨。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不祥的牺牲、反抗与受难的悲壮寓意。

她屏住呼吸,压下心头的悸动,将剩余的全部计算资源,如同百川归海般,汇聚向这个最后的、也可能是唯一的希望堡垒。破译过程异常艰难、晦涩,这个模块的防御机制带着一种古老的、迥异于现代编程逻辑的、近乎哲学思辨般的智慧,像是某种……倾注了最后心血手工打造而成的、充满了绝望执念的机械锁。

“咔……嗒……”

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来自灵魂深处、又像是精密齿轮终于咬合的解锁声,在她的意识中清晰地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