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未免也不把官员当回事了吧?!
这与大户人家的家奴有何区别?
就算是家奴,也不能随意杀害啊!!
现在,还仅仅是明朝初期,宗师的总人口还不算太多,再加上现在大明王朝与之前截然不同,国库非常充盈。
地方上,就已经供养不起的情况,矛盾开始显现!
随着宗人令朱樉斩杀地方官员,更是让朝堂直接炸锅!
朱樉是秦王,又是宗人府的宗人令,本身权力确实很大,但是朝廷命官的处决,一般都是要经过朝廷决断。
就算是太子朱标,也不会随随便便就斩杀一名官员。
再说了,这几名相关的官员,也并未触犯太严重的大明律法,之所以无法如数征缴相关亲王俸禄,也并非故意,而是因为封地内的百姓已经无法承担!
这些年,大明王朝整体的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比起元末那个时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改善了很多。
很多地方,现在吃盐,甚至吃油,都不发愁了,还能买身棉布衣服。
随着两款高产农作物普及开来,家里的粮食储备,也变得越来越多。
而现在,大明王朝正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赋税并不算太重,理论上来说,老百姓应该过得比较富足才对。
但并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尤其是封地内的宗室比较多的时候,封地里需要供养太多的皇族子孙,已经不堪重负。
单拎出来一个皇族子孙,所需要的俸禄,可能看起来不算很多,但是架不住皇子皇孙数量庞大!
而现在,可仅仅是大明初期,大明立国才多少年?
老百姓好不容易攒的一些家底儿,便以这种形式被迫上缴,这与缴纳赋税有什么区别?
甚至,比朝廷正儿八经的赋税,还要恐怖。
因为朝廷的赋税,最起码有一个上限,但是皇族的这些子孙,却没有上限啊,今年生几个娃,明年结个婚。
老百姓的压力,其实是非常大的。
于是,就形成了大明王朝蒸蒸日上,底下一些地区的老百姓,过得依旧艰难的局面。
一句话总结,就是国强民弱。
而因为大明王朝的律法,是非常严苛的,对于宗室的俸禄缴纳问题,朝廷管的是非常严,如果不能如数征缴上来相应的俸禄份额,那么相关的官员就要被砍头。
所以,官员们也很无奈,只能往死里压迫老百姓。
因为他们也没得选择,要么把老百姓饿死,要么自己就得掉脑袋。
这自然引起下方很多基层官员的不满。
毕竟,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像齐鲁大地那么富庶,尤其是齐王殿下的封地里,对老百姓征收的王税并不高。
齐鲁大地的老百姓,供养齐王府所付出的成本是比较小的,这主要得益于齐王府现在的子孙非常少,需要供养的只有一个齐王殿下,两个小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