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派一位新的藩王前去,能否适应秦洲那边的环境且不说,要确保藩王在秦洲,不会胡作非为,破坏这几年的成果,怕是不易。
另外,还必须具备强大的海上作战指挥能力,当下,众多藩王当中,也只有齐王殿下海战的经验最足,且沿海一线,是齐王殿下一手打造。
更换藩王,实在没有必要,还不如保持现状!”
“臣附议!”
“臣附议!”
于是,朝堂上的风向开始变幻莫测,有的人主张把齐王殿下招回来,有的主张把齐地一分为三。
还有人主张保持现状,没有必要折腾。
朱元璋望着闹哄哄的朝堂,一时间也是有些纳闷。
因为他的第一反应,也是太子朱标闹幺蛾子,搞出来的这件事情。
但仔细一瞧,似乎又不太像。
太子朱标与这背后的推手,目的似乎并不一致。
如果不是太子朱标,又是谁在背后捣鬼?
闲着没事,针对江阴侯干什么?
朱元璋自然不相信江阴侯存在着什么不臣之心,这完全就是扯淡,江阴侯都一大把年纪,脖子以下都埋到土里了,他造什么反?怀什么不臣之心?
何况,他的儿子就在皇帝身边当护卫,自己随时可以将其控制起来,再就是江阴侯的一家老小,全都在应天府呆着。
江阴侯现在已经把青州城当成了养老的地方,他岂会给自己找什么麻烦。
最关键的是,根本就没有好处!
天底下,不可能有人在没有好处的情况下,冒这么大的风险!
朱元璋虽然年纪大了,但思维依旧灵活,并没有像姚广孝想象的那样,去猜疑江阴侯。
相反,他在推测这幕后,到底是谁在搞鬼!
这几年,大明朝廷总体算是安稳的,太子朱标的太子之位,也非常稳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朱元璋死后就是太子朱标继位,虽然太子朱标与朱元璋之间经常会闹一些矛盾,但是为了江山稳固,朱元璋依旧是希望让太子朱标顺顺利利继承大明江山的。
现在看来,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朝中的大臣,对太子也是非常支持,詹事府也打造了一批新的班底,都将成为太子上位之后得心用手的助力。
但所有的事情,自然也不可能那么顺利,尤其是大明王朝本土的这几个藩王,就没一个消停的。
有的胡作非为,有的闷头发展,有的不务正业。
所以,朱元璋很担心自己一旦没了,太子朱标上位的时候,是否会闹出什么乱子。
自己手底下的这些个儿子,可没一个省油的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