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地头离开之前,太子朱标吩咐,让人取了两个西瓜送过来,算是奖赏这些农夫的。
这些农夫对着太子的方向,又是一通跪拜。
太子朱标回到马车旁,也没有上车,直接骑着白马,一边走,一边与詹事府的官员讨论。
“你们觉得,刚才的老丈,说的是真的吗?”
几名官员也是被惊了一跳,正在纳闷这事呢。
“殿下,我瞧着不像是说谎。”
另一人说道:“可是齐鲁的老百姓,真的富裕到这个程度?下地干活都舍得穿棉布衣服?”
“听着有点离谱,不过,若是工装,倒也说得过去,毕竟没花钱,若是每年四身衣服,确实是穿不了的。”
“殿下,这应该是个例,咱们再往前走走!”
在朱榑进入青州城之前,大明公认的最富庶的地方,就是应天府一带。
这里是权力经济等等各种中心。
但是,自从朱榑去了青州城没多久,青州城就成为整个大明王朝商贸的中心,而且,因为齐王殿下对商人的态度比较友好,他在商界之中拥有无冕之王的地位。
所以,很多商人都喜欢与齐王府做生意,有事没事就往青州城跑,甚至有的人在青州城,还置办了产业,常年定居。
后来,青州城的各种作坊,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有齐王府的,也有外来的商人建设的。
不少商业大族,举家迁移到齐鲁之地,更为这里带来大量的财富和商业机会。
青州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即便城市扩建了10倍,也是相当繁华,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青州城也顺势成为整个大明王朝最富裕的一个城市。
应天府掌握着那么多资源,都被青州城压了下去。
整个齐鲁大地,也因为齐王殿下的到来,迅速脱胎换骨,成为富庶之地。
这些年,齐王府的产业,更是在齐鲁大地遍地开花。
寻常老百姓家,每个家庭,基本上都至少有一个人,在为齐王府做事。
不为别的,单单是一年的几身衣服,加上免费的咸菜,可以往家带,也得派个人去齐王府做工。
再加上齐鲁大地各种作坊林立,成为很多商品的原产地,当地的老百姓自然也受到了实惠,就比如棉布,这里的价格,就远远低于其他地区。
很有各种养殖作坊,在屠宰生鸡、生鸭、猪、羊之后,会有很多的副产品。因为这年头,不便运输的缘故,都低价流入当地市场,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家里都不缺油水。
齐鲁大地的老百姓,经济来源多种多样,首先就是种地,这是最传统的方式。而且,这里也是两款高产粮食作物最先受益的地方,家中的粮食储备都比较足,即便是遇到几年灾荒,也根本吃不完。
不过,因为现在种植地瓜土豆的老百姓比较多,所以,市场价格也不高,这两年经济效益比较一般。
加上朝廷现在对于大明王朝本土的田地,具体种植什么作物,都有明确的规划,不能随意种植经济作物,导致田地上的经济效益并不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