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授呆在办公室跟人讲话还开着门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在跟唯一的女研究生单独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章质问(第2/2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很多教授都养成了这个习惯。单独跟女学生同处一室的时候,都会选择敞开着办公室的门,尤其是年轻教授。
“……跟学院沟通过了,我走之后学院会给你再安排一位导师,不会影响你太多。
如果你有心仪的导师也可以主动跟学院汇报,或者现在就跟我说,我走之前可以帮你问问。但不能保证一定能行。
当然我走之后如果你在学术层面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给我发邮件……”
办公室门外听着这些交代,让乔源又有些伤感,总感觉像是在交代后事一样。
好在交流的时间并不长,乔源隐约听到师姐似乎婉拒了苏导的好意,表示愿意听学校安排之后,两人的交谈便结束了。
乔源立刻扭过身,朝着五米外的办公室走去,正好在师姐出门时打了个照面。
两人自然是认识的,不过只是对了下眼神,便错身而过。
因为乔源暂时还属于师门编外人员,所以跟苏教授的研究生打交道并不多,自然也跟这唯一一位师姐没什么太多交情。
不过乔源还是觉得师姐的情绪似乎太平静了些。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空去关心这些,而是直接在开着的门上敲了敲后,便径直走进了苏教授的办公室。
“诶?乔源,你怎么又来了?”看到乔源,苏志坚明显有些意外。
说起来,苏志坚是很喜欢乔源这个本科生的,在数学方面非常有悟性。尤其是自学能力很强。
在他看来,以乔源在数学方面表现出的学习跟思维能力,应该去华清、燕北这样的超级高校,在江大都属实有些委屈了,为此他还专门找人了解过。
后来才知道这孩子也是挺倒霉的。
首先是高中时期偏科严重,导致英语高考只有69分。
要知道乔源所在的星南省高考英语采用的全国统一命题,满分有150分。
当然以乔源这种理科天分,完全可以靠竞赛去搏一搏超一流高校的保送名额。
然后得知乔源中考的成绩同样一塌糊涂,家里的教育理念也比较佛系,所以上的高中压根就没有什么培养竞赛生的资源……
众所周知,中考理科试题的难度本就很低,即便理科成绩再优秀其实也很难有区分度。
这大概也是乔源来到江大的原因。
但凡乔源英语能考到一百分,华清跟燕北两所高校就能随便选了。
毕竟乔源那一届的高考,华清跟燕北在星南省理科分数线是685,而江大则是643。
所以对待乔源的态度,总是很和蔼,就像刚才提问时的语气。
不过乔源的回答似乎有些不太客气,而且表情很严肃。
“我有些事想不通想来问问你。”
“哦?有什么事想不通?好,你问吧。”苏志坚先是错愕,随后笑了笑,温言道。
“苏教授,你对非光滑分析以及非线性系统实时控制跟优化类问题的研究真的很有信心吗?你真的认为坚持这个方向研究会结出硕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