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武者宗师(第1/2页)
听到巫行云问起功夫进展,陆青衣欣然应允,走到房间稍显空旷处,身形微凝,随即施展开来。
巫行云端着茶杯,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陆青衣的每一步。
“寒梅初绽”,陆青衣五指轻拂,姿态优雅空灵,劲力含而不露,方位、角度、手势,无一不精准至极,那份意在擒拿、截断的先机把握得妙到毫巅。
“疏影横斜”,掌影飘忽,似虚还实,笼罩范围与虚实变化,竟已深得其中三昧,仿佛经过千锤百炼。
“暗香浮动”,指风吞吐,意在夺穴,发力运劲之间浑然天成,毫无刻意雕琢之感,仿佛这精妙的招式本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三式演罢,陆青衣收势而立,看向巫行云,:“云妹妹,你看我练得可对?可有需要调整之处?”
巫行云:“……”
她张了张嘴,想说“手腕再沉三分”或者“此处转换稍显急躁”,但话到嘴边,却硬生生咽了回去。
因为她发现,陆青衣所做的,竟已近乎她心中对这三式“完美”标准的构想,他那非人的悟性让他跳过了寻常人数月乃至数年的纠错磨合过程,直接达到了“正确”的终点。
这种“教无可教”的感觉,让身为武学宗师的巫行云感到一阵莫名的憋屈。
这样教下去....
她沉默了好几息,才强行用平静无波的语气说道:“嗯…马马虎虎,算是摸到门槛了,你已掌握其形,更要理解其意。”
她决定转换教学方向,既然招式上暂时找不出问题来“彰显”自己作为传授者的权威,那就从理论和经验上碾压他!
巫行云背起小手,开始灌输江湖经验,“你内力虽已初具火候,且精纯异常,但毕竟习武日短,总量远不及那些积年老怪,或是自幼习武的大派嫡传。”
“故而临阵对敌,不可一味硬拼内力,徒耗自身。我家传神功,内功最重‘无相’之意,极擅洞察气机变化,这便是你最大的优势!”
“你要学会,以己之‘无相’,克敌之‘有相’!”
“何谓‘有相’?”
陆青衣虚心求教。
“但凡武功,必有迹可循!”
“凡势大力沉者,直来直往,是其长,亦是其短,折梅手善擒拿错骨,待其力发,旧力已去新力未生之瞬,或侧身欺近,拿其关节。或指打其发力必经穴道,如肩井、曲池,劲力一滞,其势自破,再以内力模拟其刚劲反震,令其自食其果。”
“凡快剑连环者,必有轨迹可寻,以你悟性,只需观其路数,以折梅手‘折枝’之意,或攻其腕,或弹其剑脊,用巧劲引偏剑锋。内力附着指尖,不惧寻常剑锋,伺机夺其兵刃,自然擒之。”
“毒性诡谲者,侵蚀经脉,忌贴身久战,以精纯内力布于体表暂阻毒性。折梅手‘疏影’、‘暗香’诸式,劲力吞吐可及尺许,不必接触其身。攻其运毒时必然显露的脉络节点,如劳宫、少府,或下盘环跳、风市,打断其毒功运转。以内力化其阴寒,或以阳和之意驱散,定能建功。”
巫行云叽里咕噜的念了一大段,亦如之前的三日,将自己近百年的武学见识倾囊相授,完全不顾陆青衣受不受得了。
这些信息庞杂繁复,涵盖了发力原理、气机感应、临敌应变、乃至人体经络、劲力走向等方方面面,若换作寻常武者,怕是早已头晕目眩,眼冒金星。
陆青衣却觉得还好,这练武之后,他越发觉出这武功的好处。
这几日,他只觉灵台愈发清明,往日些许杂虑尽皆沉淀,心思转动间快逾电闪,巫行云所授的那些精微要诀,往往稍加点拨,便能举一反三,心领神会,玄关自透。
这武学境界上来了,也随着见的人越多,陆青衣渐渐明白,眼前的‘云姑娘’怕是还没有交代实情。
不管是折梅手这门仿佛能万用般的武技,还是那仿佛能模拟万物,被他命名为‘无相’的内力,皆不是凡品,处处透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气息,绝对不是简单的家传武学可以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章武者宗师(第2/2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