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三毛二分钱一斤的价格成交。
一筐筐的马鲛鱼被抬上岸,过了秤,整个码头都回荡着鱼贩子老张那中气十足的报数声。
“一百二十斤!”
“一百三十五斤!”
……
随着最后一筐鱼清空,老张拿起算盘,手指翻飞,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
他抬起头,看向徐秋几人,报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再次窒息的数字。
“总共一千八百六十斤,总共是五百九十五块两毛钱!”
五百九十五块!
裴光和阿强他们几个,激动得抱在了一起,又蹦又跳。
钱很快就分到了每个人手里。
五个人,每个人分到了一百一十九块零四分钱。
阿强捏着那沓厚厚的钞票,手都在抖,他看着徐秋,眼眶都红了。
“阿秋,以后你就是我亲哥!”
徐秋看着手里的钱,心里却微微叹了口气。
一百多块,在这个年代已经是普通工人五六个月的工资,是一笔巨款。
但在他这个重生者看来,三毛二钱一斤的马鲛鱼,实在是太便宜了。
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他将钱仔细收好,对着还在发愣的裴光他们说道。
“岛上那些东西也分了吧,分完各回各家。”
他招呼了一声站在人群外的于晴。
“晴晴,过来帮忙。”
于晴走上前,看着丈夫,眼神里全是藏不住的欢喜和崇拜。
徐秋将两个装满了海货的木桶递给她。
一桶是满满的淡菜和各种螺,另一桶里是几只张牙舞爪的青蟹,还有一些在沙子里蠕动的海蜈蚣。
“拿好,咱们回家。”
于晴用力点了点头,提着两个沉甸甸的木桶,跟在丈夫身后,在全村人羡慕的目光中往家走去。
回到家,院子里静悄悄的。
于晴把海货拎进厨房,一家人看到那满满两大桶东西,顿时都围了上来,欣喜不已。
临近傍晚,徐洪斌和他两个儿子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家。
徐洪斌一进门,就看到院子里晾晒的那些淡菜,还有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气,脸上露出了几分讶异。
晚饭桌上,气氛有些古怪。
桌子中央摆着一大盘清蒸青蟹,一碗爆炒螺肉,还有一碗香喷喷的白灼海蜈蚣。
李淑梅殷勤地给丈夫和几个儿子夹菜,嘴里不住地念叨着今天码头上的盛况。
徐洪斌默默听着,手里的酒杯举了半天,才喝了一口。
他今天带着老大老二出海,忙活了一整天,风吹日晒,最后卖掉所有渔获,总共才挣了二十二块五毛钱。
而自己的三儿子,随便出去一趟,就又是一百多块的收入。
这对比太过强烈。
他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正低头吃饭的徐秋,半晌,才沉声开口。
“小秋,你确实是块打鱼的料。”
这句评价,分量极重。
“我看,以后这家业就由你来继承吧。”
话音刚落,二嫂刘慧的筷子“啪”的一声掉在了桌上。
她猛地抬起头,脸上满是嫉妒和不甘。
“爸,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她尖着嗓子嘟哝道。
“三弟是有本事,可他挣的钱都自己收着。要我说,真有本事,就该跟着爸你们一起出海,用家里的船,那挣了钱,才好名正言顺地交到公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