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小兔崽子,就是来讨债的。”
话是这么说,但她还是站起身,回屋换了一件干净的衣服。
去县城的巴士,一天只有两班。
祖孙俩在村口的土路上,顶着太阳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到那辆破旧的巴士冒着黑烟,摇摇晃晃地开了过来。
车上挤满了人,混合着汗味和各种杂物的味道。
徐秋好不容易才护着奶奶挤上车,找了两个座位坐下。
巴士发动起来,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得厉害,像是要把人的骨头都给颠散架。
徐奶奶很少坐这个东西,吓得死死抓住前面的椅背,嘴里不停地念叨。
“这得多少钱啊,坐一下就要钱,真是作孽。”
“这车开得这么快,可别翻了沟里去。”
徐秋听着她的念叨,也不反驳,只是伸手扶着她,防止她被颠得撞到头。
老太太虽然嘴上抱怨,但眼睛却忍不住好奇地往窗外看。
那些飞速后退的田野和树木,对她来说都是新奇的景象。
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后,巴士终于晃晃悠悠地开进了县城车站。
下了车,徐奶奶的腿都是软的。
徐秋没让她多走,直接在路边叫了一辆黄包车。
“去人民医院。”
看到孙子又掏钱,徐奶奶的心又开始疼了。
“走过去不就行了,花这个钱干什么!”
车夫已经拉着车跑了起来。
徐奶奶坐在车上,看着两边飞速掠过的街道和店铺,心疼钱的念叨声渐渐小了下去,眼神里的新奇和兴奋却是怎么也藏不住。
到了医院,挂号,找牙科医生。
医生检查完奶奶的口腔,开了一张单子。
“老太太牙床萎缩得比较厉害,需要定制,下午才能来取。”
交钱的时候,徐奶奶看到徐秋递过去的那几张大团结,心疼得直抽气。
一直等到下午,一副崭新的假牙终于配好了。
医生仔细地教了徐奶奶怎么佩戴和清洗。
回去的路上,又是黄包车,又是摇晃的巴士。
徐秋一路都在旁边叮嘱。
“奶奶,这假牙刚戴上肯定不习惯,会有点磨嘴,你得慢慢适应。”
“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拿下来,用冷水泡着,不能用热水。”
“吃饭的时候先吃点软的,别着急啃硬东西。”
徐奶奶嘴上“嗯嗯”地应着,手里却像捧着宝贝一样,把那副假牙用手帕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地揣在怀里。
等回到浪台村,下了车,天都快黑了。
徐秋把奶奶送回家,自己却一刻也等不及,转身就冲进了自家菜地里。
他掰了两个最新鲜的嫩玉米,又摘了几个翠绿的菜瓜。
他想让奶奶马上就试试这副新牙到底好不好用。
可他提着东西兴冲冲地跑进厨房,却犯了难。
他压根就不会做饭。
看着灶台和锅碗瓢盆,他手足无措,最后还是徐奶奶看不下去,把他赶出了厨房。
老太太亲自上手,和了点面,煮了一锅热腾腾的面疙瘩汤。
汤里放了刚摘的菜瓜丁,还卧了两个金黄的荷包蛋,香气扑鼻。
面疙瘩汤端上桌。
徐秋盛了一碗,催促着奶奶。
“奶奶,快,戴上牙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