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群文官御史围拢到温体仁身边,个个义愤填膺。
“温阁老,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一个御史高声说道,“昨天皇太子又杀人了!陈演、陈明夏、房可壮三位大人都被斩了,连晋商的商行都被抄了!再这样下去,朝廷官员都要被他杀完了!我们必须求陛下制止太子!”
崇祯在龙椅上听得清清楚楚,心中顿时一紧。
他本以为儿子只是杀了几个贪官,却没想到牵连如此之广,难怪群臣反应如此激烈。
他正思索如何应对,王承恩连忙咳嗽两声,高声道:“肃静!陛下在此,尔等竟敢喧哗!”
群臣这才惊觉龙椅上坐着的崇祯,瞬间从“义愤填膺”变为“惊喜交加”,纷纷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几分刻意的激动:“参见陛下!祝吾皇龙体康健,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
崇祯淡淡开口,目光扫过群臣。
有人是真心为他康复而高兴,更多人则是为“小杀星”不再监国而松了口气。
正直的大臣们知道崇祯刚康复,本不想用琐事烦扰他,打算暂缓上奏;
可那些心怀不满的文官御史,却早已按捺不住。
温体仁轻轻咳嗽一声,左都御史唐世济立即心领神会,手捧象牙朝板,出列躬身:“陛下,臣左都御史唐世济有本奏!”
崇祯看到唐世济,顿时觉得头疼。
这人机灵善辩,嘴炮功夫不亚于光时亨,以往没少让他难堪。
“奏。”
崇祯语气平淡,心中已有准备。
唐世济抬起头,声音洪亮:“陛下!臣弹劾新任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同知高文采!二人在陛下养病期间,滥用职权,大肆杀戮朝廷命官与无辜商家!右都御史李鉴、户部侍郎王鳌永、翰林院掌院陈演等十几位高官,先后被他们杀害,甚至灭门!此等凶徒,若不处斩、灭其三族,不足以平民愤、正国法!”
话音未落,御史史范、高捷等二十多人纷纷出列,齐声附议:“臣等附议!请陛下斩李若琏、高文采,以儆效尤!”
更令人意外的是,副都御史施邦昭、礼部侍郎王铎、翰林院杨士聪等重臣,也陆续上前附议,一时间,近百名文官跪在殿中,齐声请求崇祯严惩锦衣卫将领。
崇祯心中冷笑。
他岂会看不出这些人的心思?
李若琏、高文采是朱慈烺的得力助手,文官集团不敢直接弹劾太子,便想先除掉太子的“左膀右臂”,再一步步瓦解太子的势力。
他们嘴上喊着“平民愤”,实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害怕太子继续查贪,查到自己头上。
“诸位爱卿稍安勿躁。”
崇祯缓缓开口,目光扫过殿中群臣,“李若琏、高文采二人,是否真如诸位所言‘滥杀无辜’,还需查明真相。朕刚康复,此事容后再议。今日朝会,先议救灾与边军军饷之事。”
他刻意转移话题,既是为了保护朱慈烺留下的人手,也是为了将注意力引到“银子”上。
有了那笔赃款,大明的燃眉之急可解,这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群臣见状,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再强行逼迫,只能暂时退下,心中却已暗下决心,日后定要找机会扳倒李若琏与高文采,彻底削弱太子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