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建奴应得的报应,比起他们对大明百姓的残忍,这点折辱算不得什么。
周遇吉走到朱慈烺身边,低声道:“殿下,方才对战时,有些士兵下手不够果断,不如让他们练练手,也能提振士气。”
朱慈烺点点头,周遇吉随即对燕雄鹰挥手:“把那些投降的建奴带过来,让兄弟们练练刺刀。记住,完事之后,把他们的首级都割下来,带回京师请功。”
“喏!”燕雄鹰领命而去,很快,一百多个投降的建奴和蒙古兵被押到不远处的杨树下,双手反绑在树干上。
他们看着眼前手持线膛枪、枪上刺刀闪着寒光的明军,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地求饶:“爷爷饶命!我们投降了!以后愿意给大明做牛做马!”
燕雄鹰走到士兵们面前,声音洪亮:“兄弟们,你们忘了吗?这些鞑子入关后,是怎么屠杀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的?是怎么抢走我们的粮食、强暴我们的姐妹的?对他们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今天他们不死,明天死的就是我们的亲人!”
士兵们的眼神渐渐变了,起初的犹豫被愤怒取代,他们想起了家乡被建奴焚毁的村庄,想起了被鞑子杀害的亲人。
一个年轻士兵攥紧手中的枪,嘶吼道:“杀!为亲人报仇!”
“杀!为边关将士报仇!”
“杀!为被侮辱的姐妹报仇!”
“杀!为饿死的百姓报仇!”
士兵们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快步上前,将刺刀狠狠捅进建奴的身体。
鲜血溅在他们的脸上、身上,他们却毫不在意,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将刺刀刺入、拔出。
这是积压已久的仇恨,是对建奴暴行的血泪反击。
战斗结束后,朱慈烺亲自去查看伤亡情况。
东宫卫队此前依靠火器优势,从未有过人员伤亡,可这次对战建奴正黄旗,却有三人战死,十六人受伤。
看着躺在地上的伤兵,朱慈烺的眼神里满是惋惜:“传本宫命令,给战死的兄弟准备最好的棺木,回京后厚葬;受伤的兄弟,立即安排医治,所有医药费由东宫承担,伤愈后官升一级。”
“谢殿下!”伤兵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他们知道,殿下一直把他们的性命放在心上,跟着这样的统帅,就算战死也值了。
就在这时,一个夜不收骑着快马疾驰而来,翻身下马,对着朱慈烺行了个军礼:“报殿下!昌平城内的建奴已经弃城逃走了!”
朱慈烺眼前一亮,他此前还在考虑如何夺取昌平城内的物资,却又担心攻城会造成更大伤亡,如今建奴弃城,倒是省了不少事。
他急忙问道:“逃兵有多少人?是什么兵种?”
“回殿下,大约两千人左右,大部分是汉军和蒙古兵,都是骑兵!”夜不收答道。
朱慈烺沉吟片刻,骑兵速度快,很难追上,但他们肯定携带了大量劫掠来的金银财物,速度必然会受影响。
他当即对燕雄鹰下令:“燕雄鹰,你带两百名士兵和二十名AK枪手,去追杀逃兵!记住,不要追出三十里,能杀多少杀多少,能抢回多少物资就抢回多少,安全第一!”
“喏!”燕雄鹰领命,很快点齐人马,朝着建奴逃走的方向疾驰而去。
待燕雄鹰出发后,朱慈烺对周遇吉说道:“周将军,传令下去,全军准备入城!进城后,所有人都要注意保护自己,一旦发现有人对将士们不利,无需请示,直接击杀;若发现有乱兵或百姓趁乱抢劫,杀无赦!”
“喏!”周遇吉立即传令,东宫卫队的将士们迅速整理装备,排成整齐的队列,朝着昌平城的方向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