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 第133章赏田赐宅收军心,赎人遇挫添焦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赏田赐宅收军心,赎人遇挫添焦虑(1 / 2)

看到朱慈烺身着皇太子蟒袍缓缓走来,营中众将立即高声下令整肃队列。刹那间,金属铠甲碰撞的清脆声响此起彼伏,原本分散欢呼的将士们迅速归位,眨眼间便排成整齐划一的方阵,挺拔的身姿如松柏般屹立,眼神中满是敬畏与期待。

东宫卫队统领周遇吉迈步走出队列,站在最前方,右手握拳重重捶在胸前铠甲上,行了个标准的军中礼节,声音洪亮如钟:“末将周遇吉,率东宫卫队全体将士,参见皇太子殿下!”身后数千将士紧随其后,整齐划一的军礼动作震得地面微微发麻,齐声高呼:“参见皇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慈烺抬手回了个简洁有力的军礼,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洋溢着喜悦与激动的脸庞,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容,开口问道:“今日陛下颁布的封赏圣旨,诸位都已收到。这份赏赐,你们都满足吗?”

“心满意足!多谢殿下成全!皇太子千岁千千岁!”将士们齐声回应,声音雄浑激昂,震得营地上空的落叶都随风颤动,眼中的感激与敬畏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大多出身底层,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身居五品以上武官之位,这份荣耀,是他们以前连做梦都不敢奢望的。

朱慈烺却轻轻摆了摆手,语气瞬间变得郑重起来:“你们错了。今日你们所得到的官职与赏赐,并非本宫与父皇的馈赠,而是你们用自己的血汗和性命换来的。在昌平城,你们顶着建奴的炮火坚守城池,寸步不让;在德胜门,你们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斩杀敌寇。正是因为你们敢打敢拼、不畏牺牲,才有了今日的战功,也才有了这份封赏。这份荣耀,是你们应得的!”

众人闻言,心中更是激荡不已。他们比谁都清楚,虽然官职是崇祯皇帝亲封,但实打实的赏银,却是皇太子从自己“私库”中拿出的。如今大明国库空虚,连军饷都时常拖欠,皇帝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银子犒赏将士?朱慈烺不仅为他们争取到了官职,还自掏腰包发放赏银,这份知遇之恩,让他们对这位七岁皇太子的忠诚度又深了几分。

朱慈烺看着将士们动容的模样,继续说道:“将士们,你们常年驻守军营,与家人聚少离多。待将来咱们彻底赶走建奴,平定流寇,你们家中有老人、孩子的,都可以接来京师生活。你们的父亲、丈夫、儿子为大明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朝廷绝不能让你们的家人再在老家受苦挨饿,更不能让他们因战乱流离失所。本宫已经让人清点了京城内那些被抄家勋贵的空置府邸,准备将这些宅子腾出来,分给你们的家人居住。这样一来,你们在京师练兵、值守之余,也能就近回家与家人团聚,不必再忍受相思之苦。”

他顿了顿,补充道:“所有将军暂且安置在成国公府。那座府邸宽敞,足够诸位将军及其家人居住;其他将士则分别入住那些被抄家勋贵的宅邸,每户分三间房。你们家中人口大多不多,三间房想来足够居住;若是觉得拥挤,随时可以向本宫请示,本宫再为你们调配更大的住处。当然,你们如今手中也有不少赏银,若是想自己在京师购置单独的宅院,也无需向任何人报备,完全凭你们自己意愿。”

“谢皇太子千岁!殿下仁德!”话音未落,将士们便齐刷刷跪倒在地,不少人眼眶泛红,声音带着明显的哽咽。他们大多来自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偏远乡村,家中亲人要么饱受旱灾、蝗灾之苦,颗粒无收,要么在流寇与战乱的侵扰下艰难谋生,朝不保夕。如今皇太子不仅给他们加官进爵,还为家人安排了安稳的住处,让他们能在京师团聚,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远比金银赏赐更让人心暖。

朱慈烺深知,这些将士没有后世革命者那样“为天下苍生”的远大理想,他们参军入伍,最朴素的愿望便是让家人能吃饱饭、过上安稳日子。对他们而言,“为大明而战”太过遥远,“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才是最实在的动力。他上前一步,亲手扶起跪在最前面的周遇吉,继续说道:“不仅如此,本宫还准备给你们分土地。待天下局势稳定后,每一位将士都可分得三十亩地,土地的位置就在京师附近的皇庄周边,其中也包括部分皇庄土地。为了防止你们后世子孙挥霍败家,把土地变卖,这些土地只授予使用权,不可私下买卖或抵押。而且,前三年朝廷免征所有赋税,让你们的家人能安心耕种,积攒家业;三年期满后,每亩地每年也只需缴纳一斗粮食即可,远低于普通百姓的赋税标准。”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语气愈发坚定:“本宫在这里向你们保证,朝廷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为大明奋战的将士!若是有人在战场上不幸牺牲,其家人同样可分得三十亩地,且终身免征赋税;牺牲将士的子女,由朝廷负责抚养教育,从启蒙读书到长大成人,所有费用都由国库承担;家中的老人,则由朝廷承担养老之责,每月发放米粮与银子,让他们能安享晚年,不必再为生计发愁。另外,本宫还有个计划,将来会在京师周边建设多个农场,专门安置那些在战场上负伤、无法再上战场,或是退役后不愿回原籍的将士,让他们有田可种、有饭可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伤有所依。”

对世代以农耕为生的华夏民族而言,土地是根,是生存的根本,是安身立命的保障。自古以来,王朝更迭大多源于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无地可种、无粮可吃,才被迫揭竿而起。如今朱慈烺竟要将属于皇帝私产的皇庄土地,分给普通士兵,这对将士们而言,无疑是天大的恩赐,是比任何官职与金银都更珍贵的赏赐。

“有土地了!我们也有自己的土地了!”

“每亩地每年只交一斗粮食,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我不是在做梦吧?快掐我一把,看看疼不疼!”

将士们瞬间沸腾起来,原本整齐的队列变得有些混乱,有人激动得语无伦次,甚至主动让身边的同伴用力掐自己的胳膊。当感受到胳膊上传来的真切疼痛时,他们才敢相信这是真的,随即再次齐刷刷跪倒在朱慈烺面前,磕头如捣蒜,声音中满是激动与虔诚:“多谢皇太子殿下!臣等愿为皇太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殿下指哪,我等便打哪!”

这些将士大多来自底层农民家庭,平日里要么被地主豪强压榨,辛苦耕种一年却连温饱都难以解决,要么被卫所军官盘剥军饷,受尽欺凌。他们从未受过如此厚待,朱慈烺这一系列举措,早已将他们的心牢牢收买。此刻在他们心中,七岁的皇太子早已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储君,而是能为他们带来希望、给他们尊严与安稳生活的“再生父母”。只要朱慈烺一声令下,他们甘愿化作敢死队,哪怕战至最后一人,流尽最后一滴血,也绝不退缩。

与此同时,京师城南几条流民聚集的杂乱街巷里,嘉定伯府的管家周福正带着几十个家丁,气喘吁吁地四处奔波。按照绑匪的要求,十万两银子被分成了数十份,分别放在不同的地点。有的藏在破旧房屋的墙角,有的埋在街边的大树下,有的则放在废弃的水井旁。他们从清晨忙到正午,连一口水都没顾上喝,每个人都累得满头大汗、双腿发软,脸上满是疲惫与焦急。

家丁队长李武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声音沙哑地对周福说道:“管家……我们实在跑不动了……这都跑了大半天了,还有多少地方要放银子啊?能不能先找个地方歇会儿,喝口水再走?再这么跑下去,不等绑匪动手,咱们先累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