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器里传来嘈杂的背景音,有成年人压抑的咳嗽声,有孩子微弱的哭闹声,还有金属碰撞的脆响,透着一股濒临绝境的混乱。“但我们这里情况不太好!”老陈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绝望,“之前‘母亲’系统操控的机械傀儡袭击了避难所,我们伤亡了不少人,剩下的也大多受了伤。更要命的是,药品和压缩饼干都快耗尽了,饮用水也只剩下最后几桶,再得不到补给,我们……”
话音未落,另一个通讯频道突然被接入,一个陌生的、虚弱的男声断断续续地传来:“这里是……城南废弃医院避难所……我们有十五个人……断水三天了……有人感染了辐射病……请求救援……”
紧接着,第三个幸存者据点的求救信号也挤了进来,信号带着强烈的电流干扰,只能听清“物资耗尽”“变异生物围困”“急需帮助”等零星字眼。
现实的残酷需求,如同一块巨石砸到平静的湖面,瞬间压倒了“基石”系统描绘的宏大蓝图。舰桥内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喜悦被担忧取代。
【检测到紧急求救信号。】“基石”系统的合成音适时响起,依旧保持着理性的温和,【建议执行应急方案:派遣十台自律机械单位,携带标准化生存物资包(含压缩食品、净化水、急救药品)进行精准投送。机械单位速度快、目标小,可规避残余威胁,高效且无人员伤亡风险。】
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自律机械单位的三维模型,以及物资包的详细清单,规划路线也实时更新,标注出最短投送时间——最快的据点仅需二十分钟即可抵达。
王哲却缓缓摇了摇头。他的目光扫过苏婉清,扫过林博士,最后落在怀中的Cecilia身上,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定性力量:“不,我们亲自去。”
“亲自去?”林博士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反驳,“王哲,这太冒险了!废墟里可能还有残余的变异生物,而且我们都刚经历过大战,体力还没完全恢复……”
【警告:该方案效率低下,且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基石”系统也发出了提示,【根据概率计算,人员伤亡风险提升至37.2%,物资投送效率降低60%,不符合“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
“有些东西,是效率无法衡量的。”王哲平静地回应,目光变得深邃,“他们在黑暗里待了太久,见过太多冰冷的机械和无情的毁灭。如果只是收到一堆凭空出现的物资,他们或许能活下来,但心里的绝望未必能驱散。他们需要看到的,不只是物资,还有……希望。是活生生的人带来的、触手可及的希望。”
他轻轻握住Cecilia的手,她的指尖冰凉,却带着一丝微弱的力度回握了他。Cecilia抬起眼眸,纯黑的瞳孔中清晰地倒映着他的身影,没有丝毫犹豫,轻轻点了点头。她也想出去,想去看看那个她只在“母亲”系统的数据库里见过、却几乎未曾真正接触过的外面的世界,想亲眼看看那些与她一样在末世中挣扎求生的同类。
苏婉清咧嘴一笑,露出了尖锐的犬齿,血瞳中闪过一丝兴奋与期待:“早就想活动活动筋骨了,机械傀儡打起来不过瘾,正好去看看废墟里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林博士沉默了片刻,深吸一口气,推了推眼镜,眼神变得坚定:“你说得对,我们不仅要救他们的命,还要重建他们的信心。我跟你们一起去,至少我懂医术,能帮着处理伤口。”
胖子也挣扎着坐起身,拍了拍胸脯,虽然声音还有些虚弱,却透着一股豪迈:“算我一个!我虽然战斗力不行,但搬物资、搭帐篷还是没问题的!”
人性的温度,对同胞的牵挂,在这一刻压倒了绝对理性的计算。舰桥内的气氛不再凝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热血与希望的坚定。
“方舟”的巨大舱门缓缓开启,与之前每次出战时的沉重压抑不同,这一次,舱门外不再是通往战斗与绝望的黑暗,而是洒满了微光的、通往重建与希望的道路。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斜斜地照在舱门的金属壁上,反射出温暖的光泽,驱散了弥漫已久的阴霾。
王哲没有选择“基石”系统提议的先进飞行器,而是从“方舟”的地下车库中找到了一辆经过简单改造的旧时代越野车。车身布满了划痕和凹痕,车漆剥落大半,露出了底下的金属本色,却依旧坚固可靠。后备箱里塞满了从“方舟”仓库中找到的物资:密封的压缩饼干堆得像小山,瓶装净化水整齐排列,急救箱里装满了抗生素、止血药和绷带,还有几床干净的毯子和保暖衣物,足以缓解幸存者们的燃眉之急。
王哲亲自坐上驾驶座,插入钥匙转动,引擎发出一阵沙哑却有力的轰鸣,如同沉睡的巨兽苏醒。Cecilia坐在副驾驶座上,裹着一件柔软的灰色毯子,苍白的小脸沐浴在久违的阳光中,微微眯起了眼睛,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新奇,又夹杂着一丝怯懦,手指轻轻抚摸着车窗玻璃,感受着阳光透过玻璃传来的微弱暖意。
苏婉清站在车后座,双手搭在车顶,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她的血瞳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却不再是面对敌人时的凶戾与冰冷,而是如同护卫般的专注与沉稳,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林博士坐在胖子旁边,正在检查急救箱里的药品,时不时和胖子低声交谈几句。胖子的精神好了不少,脸上有了些许血色,正兴致勃勃地规划着到了避难所后该如何搭建临时安置点,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越野车缓缓驶出“方舟”,轮胎碾过地面的碎石,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在焦黑的土地上留下两道清晰的车辙。这两道车辙如同在荒芜中画下的第一笔生机,向着远方延伸,穿过残破的高楼废墟,越过断裂的桥梁,向着老陈避难所的方向驶去。
车内很安静,只有引擎的轰鸣和偶尔的交谈声。Cecilia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象:倒塌的摩天大楼只剩下扭曲的钢筋骨架,如同巨大的墓碑矗立在大地上;曾经车水马龙的街道被瓦砾覆盖,只有零星的绿色植物从石缝中顽强地钻出来,点缀着单调的焦黑;远处的天空渐渐变得澄澈,不再是以往的暗紫色,而是呈现出淡淡的蓝灰色。
看着这满目疮痍却又隐隐孕育着新生的世界,Cecilia轻轻哼起了一段旋律。那旋律空灵而古老,没有歌词,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如同山涧清泉流淌过岩石,又像是远古星辰在夜空中低语。这是源自她灵魂深处的歌谣,是属于那个早已消逝的远古守护文明的传承,承载着对和平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敬畏。
王哲听着她的哼唱,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柔和的弧度。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体内的能量与外界“基石”的力场依旧在微妙地共鸣,如同呼吸般起伏;而那潜藏在秩序之下的“种子”,依旧在不安分地蠢动,传递着对自由的渴望。这两种力量相互制衡,构成了此刻的平衡,也预示着未来的挑战。
他知道,未来的路依旧漫长而艰难。“基石”系统的秩序倾向需要时刻警惕,幸存者的安置与引导需要耐心与智慧,废墟之下还隐藏着无数未解的秘密——比如“母亲”系统污染的真正源头,比如“种子”的完整来历,比如那些消失在末世中的古老文明。而“种子”与“基石”的本质矛盾,如同深埋地下的火山,终有一天会再次爆发,需要他彻底解决。
但此刻,阳光正好,微风拂面,带着一丝泥土的湿润气息。身边是并肩作战、开始新生的同伴,前方是等待救援、渴望希望的同胞。
这就足够了。
希望,已如种子般播下,落在了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而守护这微光、让其燎原的征程,才刚刚开始。他们携带着过去的伤痕与未来的期许,驾驶着越野车,驶向了那片等待耕耘的、破碎而又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前路或许依旧坎坷,但只要他们携手同行,就一定能在黑暗中走出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