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便朝孟谦说道:“孟相放心,朕今后必定谨慎起居,不再重蹈覆辙,以致今日之事再现。”
盛昭帝猜测,他之所以寒邪入体,可能还是和他前几天坐在外面长时间观看天幕有关。
他想着,若是再有下次天幕,他还是待在屋内观看更为妥善。
因为盛昭帝年事已高,身体又向来不甚强健,所以在孟谦离宫以后,他又卧榻休养了几天,然后才重新出现在了朝堂上。
虽说宫规森严,严禁窥探圣听,但皇宫作为大盛的权力中心,肯定也是各方势力汇集的漩涡。
盛昭帝晕倒出事的那一天,整个京师大概只有皇后、盛昭帝身边的近侍以及孟谦和凌戈知情。
但等到第二天时,朝野中那些消息灵通的人,就都获知了这个消息。
虽然盛昭帝后面对外放出的消息,说是偶感风寒,但因着晕倒一事实在是过于骇人听闻,所以不少人都对这个消息持怀疑态度。
于是,当盛昭帝出现在朝堂上时,很多人便都暗暗观察了一眼盛昭帝的情况。
注意到盛昭帝虽然眼底有些微青黑,但整个人的神态看起来还是和寻常时候没太大区别,大家便也暂时信了盛昭帝身体并无大恙这个事情。
凌戈虽然也早就从宫中那边的消息渠道得知了盛昭帝的身体恢复良好,但直到亲眼看到盛昭帝上朝的模样,他这才是真的彻底放下了心来。
因为进京献捷的西北边军在下周就需要返回边疆前沿继续戍边,兵部就在朝堂上将这事拿出来商讨了一番,所以凌戈还短暂地成为了朝堂众人关注的焦点所在。
而关于西北边军返回边疆一事,兵部事实上早已拟好了详细章程。
所以这事真正需要商议的地方其实不多,盛昭帝很快就过到了下一件事的身上。
大概是考虑到盛昭帝病体初愈的缘故,今天朝堂上的大臣们都很和谐,虽然小矛盾还是有,但吵到鸡飞狗跳、拳脚相加的画面却是没有出现。
就在盛昭帝打算宣布退朝时,一个小太监进到殿中禀告,说天幕又重新现身了。
如今,对于天幕的出现,盛昭帝和朝臣们都已经不像是第一次时那么惊慌。
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天气日渐冰寒,盛昭帝便没让众人出去,而是叫太监们把大殿四周的门窗全都打开,使大家身处殿内,便足以看清外面的天幕内容。
面对盛昭帝的这一安排,朝臣们自然是一阵吹捧,称赞盛昭帝体恤臣工,实乃仁德天子。
盛昭帝虽然是坐在御座之上,但到底听底下大臣开了近三个小时的朝会,精神都已经感到有些疲惫了。
所以面对这些吹嘘之语,他反应淡淡地摆了摆手,示意朝臣们无需多礼。
凌戈注意到盛昭帝面露疲态的模样,不禁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盛昭帝身体的衰弱。
他义父霍英和盛昭帝的年龄相差无几,但霍英即使是在朝堂上跟柱子似的笔直站了一上午,此刻也依然是精神奕奕的模样。
注意到凌戈视线落在盛昭帝身上,站他旁边的霍英悄悄用手肘撞了一下他,压着声音提醒道:“别看了,宫中禁止直视圣颜。”
凌戈听到霍英这句提醒,随即便自然地收回了视线,将目光转到宫殿外面的天幕上。
许三九那熟悉的身影很快就又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宝子们,勤劳的许三九我又回来啦!】
【今天这一期视频,咱们要来探讨的话题,每次只要出现,基本都能在网上引起众多热议,而且也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