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也没人,就只能想想。
现在却不同,他杀了那么多人抄没了无数贪官污吏的家产,之前在晋阳打劫那些大商贾也发了一笔横财,真正有了这个底气。如今新的商税征收法已经走上正轨,等之后海禁开了,有了稳定钱粮来源,一切都好说。
“不过还是得等南边的地都清丈完,地税丁税都要改,刘公一直在忙这些事,真是辛苦他了……”晏惟初絮絮叨地说。
谢逍听着他喃喃自语,搁了笔,看着他。
晏惟初歪过头:“我脸上长花了?”
“比花好看。”
谢逍平常口吻说罢,说起另一件事:“刘公没什么好辛苦的,他现在干劲十足,他家里明年就要添丁了。”
晏惟初一愣,反应过来:“阿姊有喜了?”
“嗯,”谢逍点头,“有两个月了。”
自谢逍回来京中,晏惟初或许觉得一直让阿姊和刘崇璟两地分居不好意思,反正江南那边的形势也稳定了,便派人护送谢云娘去江南跟刘崇璟团聚,这才多久呢,竟然就有了。
……哎呀,真是叫人羡慕。
他这么想着,立刻叫来赵安福,让人去开自己的私库,有什么好东西尽管挑,送去江南。
这个孩子也是朕的外甥呢,他美滋滋地想着,比亲的还亲,他必须爱屋及乌。
“阿狸。”谢逍唤他。
晏惟初喜色满面:“什么?”
谢逍一本正经问:“陛下几时也给臣生一个?”
晏惟初:“……!”表哥果然被晏镖那个混账带坏了!
“你梦里想想吧。”
晏惟初丢了个白眼过去。
谢逍低眼笑了声,坐过来把他揽住。
晏惟初靠在谢逍怀里换了个姿势继续看案上的公文奏章,跟谢逍一起商议着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
他随手又拿起一本,上奏的是刚上任的礼部新尚书,劝谏皇帝为了国本社稷理应选秀纳妃、开枝散叶。
这位新尚书是刘诸举荐给晏惟初的,之前是仪制司郎中,为人死板迂腐但清廉刚正,被晏惟初破格擢拔为礼部主官。
晏惟初刚看了第一句,题本被谢逍抽走扔到一旁:“留中了。”
晏惟初睨他一眼,笑道:“表哥从前还哭唧唧地说什么没有亲子,日后朕会被人随意诋毁成为后继之君的踏脚石……”
“谁最爱哭?”谢逍问他。
晏惟初不接这话。
谢逍道:“陛下不是早有主意吗?”
晏惟初这次特地借自己万寿冠礼的名义将各地藩王都召进京,为的就是解决国本之事。
见逗不到谢逍,晏惟初歇了心思,将题本拿回来,他可没打算留中,要坚决表明态度。
这位新尚书一门心思为的是国本,并非有意跟他作对,他也不好把人臭骂一顿,于是提笔批复:“朕不纳妃!就不就不就不!”
后面还画了一张自己怒发冲冠的脸。
谢逍看罢说:“这位尚书大人拿到陛下的批红,不仅得心里骂陛下,估计还想揍陛下一顿。”
“随便他,”晏惟初漫不在乎,“朕管他呢。”
他自己和表哥心里舒坦了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