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两刻钟后,队伍抵达司农寺衙门前。
司农少卿郑渠,率领着十几名身着绿色官袍的司农寺官员,躬身肃立。
在他们身后,是百名精挑细选出来的老农。
这些老农都是下地种田,一等一的好手。
最后是十几辆装满农具、肥料、薯种的牛车。
“下官叩见蜀王殿下!”郑渠领着众人,齐刷刷躬身行礼。
李恪端坐马上,目光扫过众人,扫过那些农具、肥料、薯种,微微颔首。
“众卿免礼!”
李恪抬手:“郑少卿,一切已准备妥当?”
“回殿下,一切就绪!”郑渠恭敬回道。
“好!”
李恪一勒马缰,声音清越,响彻清晨的街道:
“出发!”
“是!殿下!”
一声令下。
由王府精锐侍卫、司农寺官员、经验老农组成的庞大队伍,再次开动。
如同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驶出长安城。
队伍前脚离开,长安城东市附近的街道拐角处,几骑身影悄然转出。
为首一人,身着玄色常服,身形挺拔如松,面容沉静,正是皇帝李世民。
他端坐于一匹神骏黑马上,眼神追随着队伍中那个骑着枣红马的少年。
李世民身后,还有四人,分别是长孙无忌、魏征、程咬金,尉迟恭。
“恪儿他们已经出发了,我们也去看看吧!”
李世民收回目光,嘴角勾起期待的笑容。
身为帝王,李世民深知粮食即国本!
若土豆为真,其意义,远超开疆拓土!
今天土豆试种,李世民必须亲眼看看。
“臣等遵旨!”
长孙无忌、魏征、程咬金、尉迟恭齐声应道,
五人轻夹马腹,不疾不徐缀在队伍后面。
……
长安县皇庄,渭水支流畔,曹家庄。
李恪选定的百亩上等水浇田,早已被老农们精心翻耕、磨平整了。
田垄笔直,沟壑清晰,黑褐色的土壤,散发着泥土特有的芬芳气息。
李恪翻身下马,将缰绳丢给侍卫,站在田埂上,目光扫过这片沃土。
“郑少卿!”
李恪沉声道。
“下官在!”
郑渠连忙小跑上前,神情紧张而恭敬。
“开始吧!”
李恪言简意赅。
“遵命!”
郑渠立刻转身,对着早已等候多时的司农寺吏员和老农们大声吆喝起来:
“各就各位,按殿下所授之法,下……种!”
随着一声令下,皇庄的田野上顿时忙碌起来。
百名经验丰富的老农,在司农寺小吏的指导下,掀开牛车上盖着的湿布。
车上铺着稻草,整齐码放的一个个木盘。
木盘里,正是昨日按李恪之法切好的薯种。
“轻点!都轻点!这可是神物!金疙瘩!”
郑渠紧张地来回巡视,声音都变了调。
老农们都是经验丰富之人,但种植土豆还是第一次,因此都很小心。
挖坑、播种、覆土。
整个播种过程,进行得缓慢、紧张而有序。
李恪负手立于田埂高处,目光沉静看着。
土豆的种植,其实非常简单,这东西耐旱耐寒,不挑地,很容易生长。
随随便便扔到地里,用土盖住就能活,完全不需要像现在这样紧张。
不过,毕竟是第一次,李恪可以理解。
但他不会去纠正。
手下人越重视越好,越精细越好,越宝贝越好,到时候产量肯定更高。
另一边。
百亩皇庄边缘,一处地势稍高的土坡上,李世民一行五人,悄然抵达。
他们勒马停在树林边缘,远远望着田地里热火朝天的播种景象。
“啧……”
李世民口中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叹,有好奇,有期待,更有一丝疑虑。
𝟐 ❻ 𝟐 𝙓 Ⓢ . 𝒞o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