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终于……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魏王李泰长身而起。
他今日穿着一身特意定制的亲王常服,脸上带着自信而得体的微笑。
虽然胖乎乎的,但举手投足间颇有威仪。
李泰走到御座前方的空地中央,对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深深一揖:
“父皇,母后!值此端午良辰,君臣欢聚,儿臣不才,近日偶得诗一首!”
“特于今日献与父皇、母后御览一听,聊表儿臣孝心与庆贺之情!”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慈爱与鼓励。
李世民对这个儿子的文采,向来满意和骄傲,脸上也露出期待之色:
“青雀既有佳句,速速吟来!让朕一听!”
“是!父皇!”
李泰清了清嗓子,在原地踱了两步,随即昂首挺胸,高声吟诵道:
紫宸垂象应重午,
赤符焕瑞启龙舟。
千楫破浪惊鼍鼓,
万桨撕云贯斗牛。
艾虎悬门禳瘴疠,
蒲觞酹楚吊忠猷。
湘累虽逝丹忱在,
圣主长怀黍稷谋。
竞渡声摇天鉴水,
旌旗影动凤麟洲。
愿将蒲酒凝甘露,
岁岁尧天赐永畴!”
“好!!!好诗!!魏王殿下大才啊!”
“殿下此诗,气象万千,辞藻华美,更兼忠孝之心,实乃难得佳作!”
观礼台上爆发出热烈的喝彩与赞叹之声。
尤其魏王一系的官员,更是卖力吆喝夸赞,气氛一下子被推向高潮。
就连一向老陈持重的房玄龄,也忍不住抚着长须,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魏王殿下此诗,确实不凡,开篇‘紫宸垂象’、‘赤符焕瑞’!”
“以天象对应佳节,以祥瑞启竞渡之盛,起笔便见格局,颂圣而不露俗痕。”
魏征也难得地开口附和,声音沉稳:
“中二联尤为精妙,‘千楫破浪’、‘万桨撕云’,极写龙舟竞渡之激烈气势,如在目前。”
文学大家虞世南补充道:“尾联‘竞渡声摇’、‘旌旗影动’回归盛况描绘,画面感极强。”
“最后以‘蒲酒化甘露’、‘尧天赐永畴’作结,将美好祝愿归于圣主治世,泽被苍生,升华了主题,雍容大气,的确是应制诗中的上乘之作!”
“用典密丽而不显堆砌,辞藻华美而不失雄浑气韵!魏王殿下于诗词一道的造诣,愈发精进了!”状元孙伏迦也轻声赞叹。
这几位都是当朝最有学问的几位重臣。
他们的点评,立时将李泰这首诗抬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
李世民听得龙颜大悦,脸上露出了极为欣慰和自豪的笑容,连连点头:
“好!青雀此诗,确是用心了!朕心甚慰!”
长孙皇后更是笑容满面,眼中带着骄傲。
李泰享受着皇帝和群臣的赞赏,心里的得意之情,几乎要满溢出来。
“谬赞!谬赞!”
李泰矜持地向着四周拱手,随后看向太子李承乾和李恪,眼中带着挑衅。
“太子哥哥,三哥,不知二位兄长可有佳句妙词,让小弟开开眼界?”
这话看似谦逊请教,实则是步步紧逼。
尤其他刚刚献上一首备受好评的佳作后,几乎是将太子和李恪架在火上烤。
此言一出。
全场目光果然聚焦在李承乾、李恪身上。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带着笑意看了过来。
群臣神色各异,有看热闹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替他们捏把汗的。
②𝟼②𝙓Ⓢ .𝒸o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