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端阳序》珠玉在前,如无法逾越的高峰。
无论这些官员如何卖力吟诵,听起来总感觉差了那么点意思,味同嚼蜡。
李世民听着一首首的“平庸之作”,初始还保持着帝王的微笑和颔首。
但听着听着,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无聊。
“恪儿!”
李世民面带期待看向李恪,忽然问道:
“朕观诸位爱卿似乎才思枯竭,你可还有佳句妙词,让朕耳目一新?”
此言一出。
魏王一系的官员顿时僵在原地,满脸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陛下这话,分明就是在明说他们的诗作乏味无聊,亏他们还那么卖力。
李恪心里一乐,当然不会藏着掖着,起身道:“父皇有命,儿臣自当尽力。”
“方才见诸位大人诗兴盎然,儿臣也偶得几首拙作,愿父皇品鉴指正。”
又是……几首?
众人一阵无语。
你的才思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吗?动不动就是几首?
“恪儿,速速吟来!”
李世民催促道:“朕有些迫不及待了!”
李恪略一沉吟,朗声吟诵道:“儿臣这第一首,名为《庚寅重五诗》。”
“庚寅重五?”
李二眉毛一挑。
李恪深吸口气,气沉丹田,高声吟诵道:
“重五山村好,
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
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
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
一笑向杯盘。”
群臣仔细咀嚼这诗,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端午图景:
榴花盛开。
村民包粽佩艾,依照旧俗朱砂点额,直到日落时分,方才忙完所有事情,轻松一笑,举杯共饮。
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淡泊自足的情趣,与华丽堆砌的应制诗,形成了鲜明对比。
“好!好一个‘一笑向杯盘’!质朴真切,饶有趣味!”李二出声赞道。
房玄龄、虞世南等文臣纷纷点头,满脸赞叹。
这首诗以白描勾勒节令特征,充满生活气息,毫无疑问,又一篇传世之作!
【叮!人前显圣成功!震撼李世民及全场文武!显圣值+500!】
500显圣值到账!
不错不错!
李恪心里颇为欣喜,继续吟出第二首:“第二首,名为《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这首诗风格陡然一转,变得沉郁悲怆。
直接点出龙舟竞渡,是为了悲悼屈原千载之冤,忠魂已逝,再难回还。
楚国早已灭亡,屈原也已殒身,如今还剩下什么?
“这……”
不少文臣闻言,皆是神色一肃,抚须颔首。
此诗虽短,却立意高远,触及端午的深层文化内涵,令人心生敬意。
【叮!人前显圣成功!震撼李世民及全场文武!显圣值+500!】
又是500显圣值!
李恪声音提高:“第三首,《午日观竞渡》!
𝟸 ❻ 𝟸 Ⓧ s . ℂo 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