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第64章 李世民的震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李世民的震惊!(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甘露殿。

李世民端坐于御案之后,正与下首的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一干心腹重臣商议突厥之事。

前些天李恪所献的“安胡四策”,听起来思路清晰,高屋建瓴。

但真正要落到实处,却牵扯到无数细节:

部落如何划分?首领如何册封安抚?派遣哪些官员?教化如何推行?

每一件都需要反复推敲,反复权衡利弊。

经过君臣连续多日的激烈讨论和细节打磨。

总算初步拿出了一套相对行之有效的框架。

“玄龄!”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此事关乎北疆长治久安,千头万绪,至关重要。”

“便交由你总领,会同兵部、户部、礼部,尽快细化章程,着手推行吧!”

“臣,领旨!”

房玄龄面色肃然,躬身郑重应承下来。

李世民拿起一份来自边关的奏折,眉头再次蹙紧,声音也沉了几分:

“还有一事!”

“薛延陀部真珠可夷男遣使上书,言辞恭顺,希望能与我大唐永结盟好,求娶一位公主,行和亲之礼。诸位爱卿,对此怎么看?”

和亲?

甘露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群臣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疑虑之色。

和亲政策,自汉朝以来,中原王朝与周边强大游牧政权之间时有发生。

看似能换来短暂的和平,但实则利弊难言。

往往耗费巨大,却未必能真正阻止对方的野心,有时反而助长其气焰。

尤其如今的大唐,刚刚击灭东突厥,正是国威鼎盛之时,薛延陀不过是在突厥废墟上崛起的新部落。

此时提出和亲,其诚意和目的,令人怀疑。

长孙无忌捻着胡须,沉吟道:“陛下,薛延陀新立,其心难测,夷男此举,恐非真心慕化!”

“或是想借我大唐公主之名,抬高身价,震慑草原诸部。需慎重对待!”

魏征也附和道:“陛下,武功强盛乃和平之基。如今北疆初定,当以巩固胜利,宣示天威为主。”

“若轻易许以和亲,恐让诸胡以为我大唐畏其势,反生轻慢之心。”

“臣以为,当暂缓此事,严词拒绝亦无不可。”

李世民并没有回话,而是揉着太阳穴。

“陛下,秦王殿下在殿外求见!”王德快步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

“秦王?”

李世民的眉头下意识地蹙了一下,随即舒展开来,摆了摆手:“宣!”

“宣秦王觐见!”

片刻后,一身亲王常服的李恪,走入甘露殿。

他快速扫过殿内情形,走到御阶之下,躬身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平身吧!”

李世民看着自家儿子,语气平和:“恪儿,你今日突然进宫,所为何事?”

李恪站直身体,朗声道:“回父皇,托父皇洪福,天降祥瑞于秦王府。”

“儿臣不敢专美,特此进宫,献与父皇!”

祥瑞?

此言一出。

不光是李世民,殿内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一干重臣,全都将目光聚焦在李恪身上,满是惊疑。

秦王殿下这是……又搞出什么名堂了?

李世民也被勾起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问道:“哦?是何祥瑞?竟让恪儿你如此郑重其事?”

“父皇且看!”

李恪将带来的木盒打开,王德立刻上前,仔细检查了一下木盒内外,才接过呈送到了御案之上。

李世民眼中带着好奇和审视,看向了盒中。

当看清盒内之物,李世民发出一声轻咦。

只见锦缎之上,放着三件极致通透的器物。

李世民伸手,拿起造型古朴的细颈酒壶。

下一刻。

2 𝟼 2 𝙓 𝚂 . 𝐶o 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