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第78章 离别之情!相思之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章 离别之情!相思之苦!(2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莫忘旧时颜,哈哈,刘东家这是怕朋友发达了,不认他这旧友吧?”

“虽直白了些,倒也情真意切,颇有几分趣味。”

丫鬟继续念下去。

一首接着一首。

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文人墨客们各抒己见,或赞赏某句精妙,或批评某处平仄欠妥,或争论意境高下。

这本身也是青楼斗诗会的一大乐趣所在,绝大多数人就是凑这个热闹。

至于拔得头筹,成为苏妙卿的入幕之宾?

很多人有自知之明,反倒真没有想过。

“接下来这首!”

“《雨夜送别》,作者,国子监李博士。”

“夜雨涨秋池,

灯昏话别时。

孤帆破浪去,

驽马带尘嘶。

聚散本无定,

浮生自有期。

何当共剪烛,

却话巴山雨。”

这首诗的水平显然高了不少,尤其最后化用“何当共剪烛,却话巴山雨”的意境,引来一片称赞。

“李博士不愧是国子监博士,功底深厚!”

“‘聚散本无定,浮生自有期’,颇有几分看透世事的豁达,好句!”

“……”

听着楼下传来的一首首诗作,李恪包房内的姑娘们也小声议论着。

“这位李博士的诗确实不错呢。”

“嗯,比前面几首好多了,怕是能入选。但比官人您的词可差远了!”

李恪悠闲地品着酒,笑道:“急什么?好饭不怕晚,让他们先蹦跶!”

又读了几首!

那丫鬟又拿起一份诗稿,念道:“下一首,《雨霖铃·寒蝉凄切》,作者……陇西李白?”

这名字一出,楼内顿时响起一阵低语声。

“李白?这李白何许人也?从未听过?”

“陇西之地,倒是出过不少豪杰,却没听说有什么出名的诗人叫李白啊?”

“这名字倒是大气,就不知诗写得如何?”

楼内的窃窃私语声,随着那丫鬟开口诵读,便戛然而止,仔细聆听。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仅仅开篇三句,一股萧瑟凄清的离别氛围,瞬间笼罩了整个凝香苑。

先前那些还在谈笑风生的文人雅士,清倌姑娘们,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一句反问,直击人心最柔软处!

自古以来,多情之人最怕离别,更何况是在这萧瑟冷落的深秋时节?

已有感性的女子,悄然握紧了手中的帕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随着丫鬟诵完最后一个字,整座楼一片死寂。

落针可闻!

所有人仿佛被这首词抽走了魂魄,痴痴地站在原地,久久无法自拔。

一些情感细腻的女子早已忍不住,用衣袖或帕子,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短暂的死寂之后,凝香苑瞬间陷入轰动。

“好!!”

“这才是真正的词啊!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意境深远,字字珠玑!”

“以往那些所谓的离别之词,在这首词前,简直如孩童涂鸦,粗陋不堪!”

“此词将离别之情,相思之苦,抒写到了淋漓尽致、登峰造极的地步!”

“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可谓前无古人!后……后恐怕也难有来者了!”

“陇西李白!李白!此人究竟是谁?!为何……为何从未听过其名?”

“快!快请这位李白大家出来!今日我等必要一见!当面请教!”

2𝟔2𝕏𝒮 .𝒞oⓂ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