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第122章 开疆!拓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开疆!拓土!(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把嘴闭上?

一些大臣脸上露出羞恼之色,被一个少年如此当众呵斥,简直奇耻大辱。

但御座上的皇帝沉默不言,这些人只能悻悻闭上了嘴,压下心里怒火。

李恪深吸口气,看着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帝国掌权者们,声音不大,却犹如重锤:

“父皇,诸位叔伯,儿臣曾听过一句话!”

“人最无知的地方,往往不在于愚昧无知!”

“而在于……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

这句话如同冰锥,刺得不少人一个激灵。

不等众人反应,李恪继续道:“诸位叔伯,都是学富五车之人,应该都读过《庄子·秋水》吧?”

提到《秋水》,不少文臣下意识挺直了腰杆,这是他们熟悉的领域。

但一些机灵的,已经猜到秦王殿下要说什么了,脸色不是很好看。

果然!

“《秋水》有言: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李恪朗声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井里的青蛙无法谈论大海的辽阔!”

“是因为青蛙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了!”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只活夏天的虫子,无法谈论冰雪的寒冷,是因为它被短暂的时令所限制了!”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孤陋寡闻、见识浅陋的读书人无法谈论大道的玄奥,是因为他被所受的教养束缚住了啊!”

最后这一句,李恪加重了语气,目光如刀,直刺那些叫嚣最凶的大臣。

每一句……都像是一记无形的耳光,狠狠地抽在这些大臣脸上!

这让不少刚才叫得最凶的老臣面红耳赤,脸色跟便秘一样。

他们人人都读过《秋水》,甚至能在醉酒后将其吟诵得一字不差。

但他们从未像今天这样,被这篇古老文字,如此赤裸裸地戳心窝子!

他们这些学富五车之人,居然被嘲讽孤陋寡闻,学识浅陋,可恶!

李恪望向李世民,也望向所有臣工,缓缓道出北海若对河伯的最后结语: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整个御花园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先前质疑、嘲讽、认为李恪胡言乱语的大臣,被怼得哑口无言。

他们,居然被嘲讽为“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河伯?

被嘲讽为“拘于虚”、“笃于时”、“束于教”的井蛙、夏虫、曲士?

难道他们真的错了?

一直以为大唐便是天下的全部,世界中心,难道是他们在坐井观天?

李世民站在原地,眼神复杂到了极点,难道朕也是井蛙、夏虫、曲士?

良久,李二长长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声音随之响起,像是在问李恪,又像是在问自己,更是在问这满朝文武:

“如此……朕与诸公,今日……方出崖涘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朕与诸位爱卿,直到今天,才算是从黄河岸边走出来,看到真正的大海了吗?

这个问题,压在御花园内每一位大臣心头。

无人回答。

也无法回答!

这张堪舆图是真是假,谁也无从判断。

故而。

是否真的见到天下全貌,谁也说不清。

“父皇!”

李恪声音响起,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对于您方才的疑问——这图是真是假,这天下是否当真如此……请恕儿臣……无法回答!”

嗯?

无法回答?

群臣一愣。

你拿出如此惊世骇俗之物,搅得朝堂天翻地覆,现在却说无法验证?

李恪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淡淡一笑:“这个世界很大!非常大!”

“大到超乎我们所有人的想象,大到以我们大唐目前所能及的舟车,根本……无法去验证其全貌!”

“但是!”

李恪话锋一转,扫过众人:“儿臣想问父皇,想问诸公另一个问题!”

“若这幅堪舆图,完完全全是假的,是儿臣凭空杜撰出来,那又何妨?”

𝟐⑥𝟐𝕏🅢 .𝑪o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