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吗?”他反复叩问自己的内心。回去,意味着要放弃眼前这唾手可得的舒适区和几乎可以预见的辉煌前程,投入到一个充满未知、挑战,甚至可能因技术壁垒过高而失败的宏大计划中。意味着要面对国内外可能存在的科
研条件差距,要适应完全不同的人文和科研管理体系,要从一个备受瞩目的新星,重新成为一个可能需要“土法炼钢”的普通攻坚者。
理智告诉他,留在美国是更“聪明”,更“稳妥”的选择。但内心深处,一种源自血脉,难以言喻的情感,却像潮水般不断冲击着理智的堤坝。
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着“爸爸”两个字。他深吸一口气,接通了电话。
“潇潇,”父亲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和,带着一丝乡音,“新闻我和你妈都看到了,就是那个‘破壁’计划。你大了,见识比爸广,有自己的主意,爸不干涉你。”
陈潇沉默着,听着父亲的话语。
“爸这辈子,就是个普通教书匠,没多大出息。但爸知道一个理儿,”父亲的声音缓慢而坚定,“人这一辈子,钱多钱少,日子都能过。位置高高低低,也就是那么回事。但能做几件真正让自己觉得骄傲,觉得对得起国家,对
得起良心,将来能让咱们的子孙后代,在说起某个领域时,能挺直了腰杆说‘这是我们中国人搞出来的‘!这样的事,做成一两件,那才叫值!”
父亲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仿佛想起了什么:“你爷爷......当年参加抗美援朝,冰天雪地里,一把炒面一把雪,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他图个啥?不就图个国家能安稳,后代能不受欺负,能挺直腰杆做人吗?现在不用你抛头
颅洒热血了,就是让你回去,用你学的本事,去搞研究,去打破那些卡脖子的东西,你......你还犹豫个啥?”
父亲朴素无华、甚至有些絮叨的话语,却像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陈潇心中那座名为“理智”与“利弊”的天平。一股热流猛地涌上他的眼眶,视线瞬间模糊。
他仿佛看到了爷爷那张饱经风霜,却目光坚毅的面孔,看到了父亲在讲台上辛勤耕耘的背影,看到了无数个像他一样在海外求学,内心却始终牵挂着故土的华人学子的脸庞。
“爸……………”陈潇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用力抹去眼角的湿润,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我明白了。您和妈保重身体。我知道怎么做!。”
放下电话,陈潇没有丝毫犹豫。他打开电脑,首先给戴维森教授写了一封长长的邮件,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定、歉意以及对导师知遇之恩的感激。然后,他整理好自己的简历和代表论文,郑重地投向了三博研究所的全球招
募指定邮箱,并在邮件正文中,写下了一段肺腑之言:
“......我深知前路充满挑战,但我更知,有些事,总需要有人去做。感谢‘破壁”计划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所学,能用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愿以我辈之青春,铸民族复兴之剑魂。”
省理工学院,戴维森教授那间堆满文献、弥漫着旧书卷气味的办公室里,气氛有些凝滞。
戴维森教授,头发银白,眉头紧锁,目光中充满了不解与惋惜。
他收到陈潇的邮件后一直忐忑不安,为了留住陈潇,他特意请来了同在MIT的华裔科学家张春泉教授,希望这位同具华夏血脉的优秀科学家能帮他挽留眼前这位他最杰出的弟子??陈潇。
“陈,”戴维森的声音带着一丝恳切,“你真的想清楚了吗?这里的平台、资源,是你实现科学抱负的最佳场所。你正在参与的项目,前景无限。回到中国,你的才华很可能被埋没,你的研究可能停滞不前!”张春泉教授也温和
地补充道:“小陈,戴维森教授是真心为你考虑。国内的环境挑战确实巨大。留下来,你能走得更远,为科学做的贡献也可能更大。”
陈潇站在两位师长面前,清俊的脸上有着熬夜留下的淡淡痕迹,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恩师,又看向曾给与他诸多照顾的张春泉教授,胸腔里翻涌的情绪最终化作了清晰而平静,却又字字千钧的话语:
“戴维森教授,张教授,我发自内心地感谢您们的挽留和厚爱。在这里的每一天,我所学到的,所感受到的科学的纯粹与壮美,都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他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但随即变得更加沉稳,“您们说的都对,
回去,意味着可能要面对无数的困难,甚至可能暂时远离学术的前沿。但是,我的根在那里。”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复杂,有眷恋,更有不容动摇的决然:“科学确实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现在,我的同胞,我的国家,正需要我在这个领域学到的知识,而且我想,以今日之中国的科研条件,我会做出好成绩。请原
谅我的选择,也请相信,这不是放弃,而是奔赴另一个同样重要,甚至对我而言更具意义的战场。”
“我回去后,将在杨平教授的领导进行探索......”
话语落下,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戴维森教授怔怔地看着自己这位爱徒,最终,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那声叹息里有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理解和尊重。
南都市,锐行医疗科技总部。
黄佳才的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几乎被打爆。来自各联盟企业的协调信息,来自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推荐名单,来自海外顶尖人才的求职信和咨询邮件......如同雪片般飞来。他的助理团队忙得脚不沾地,应接不暇。
黄佳才站在那面巨大的落地窗前,眺望远处的天际线,金色的阳光已经铺满整个天空。
当时是他做出的决定,将破壁计划的人才招募在全球公开,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顶尖人才。但是他没有想到,效果会这么好,很多海外顶尖博士来电询问有关这个计划的消息,他们迫切希望为这个计划效力。
双方力量的对比慢慢在发生根本性的、质的改变。一般磅礴伟力,正与他所主导的产业力量迅速融合、碰撞,即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所有核心高管和项目负责人,他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仿佛能穿透一切障碍的力量:
“通知所有部门,以最高规格、最热烈的姿态,迎接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怀着共同理想的新战友!历史将机遇赋予了我们,我们必将以百倍的努力,不负这个时代,不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