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玄幻小说>旧日音乐家> 第七十一章 “圣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 “圣骸”(1 / 2)

“扑通!??扑通!??扑通!??”

摔倒在地的范宁,头部勉强侧转,幸免脸部砸地。

仍是溅起地面一片灰尘。

心脏剧烈跳动着,他的视线正好面朝火刑架,上空部分脱落的锁链如摇摆的秋千。

...

灯光依旧幽暗,拍卖场的空气却仿佛被重新注入了某种流动的生机。宾客们或站或坐,目光游离,有人仍沉浸在方才的音乐中,有人则开始低声交谈,像是在试图厘清这场突如其来的“审判”究竟意味着什么。

范宁与南希站在拍卖台中央,静静地注视着眼前这群人。他们的表情各异,却无一例外地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震惊、羞愧、愤怒、恐惧,甚至……一丝希望。

“你们或许还不明白。”范宁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不是来揭你们的短,也不是来毁掉你们的名声。我们只是想让你们知道,你们所拥有的,从来都不是你们以为的那样。”

“艺术基金会的账目只是开始。”南希接过话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们中,有人是收藏家,有人是投资者,有人是学者。你们每一个人都与这个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们以为你们是历史的守护者,是文化的传承人。”范宁的目光扫过全场,“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守护的,是否只是你们自己的利益?”

“你们传承的,是否只是你们自己的荣耀?”

这句话如同一根针,刺入了每个人的内心。

“我们不是敌人。”南希继续说道,“我们只是想告诉你们,真相就在你们身边,它从未远去。只是你们选择了不去听,不去看,不去感受。”

“但音乐……”范宁微微一笑,“它不会说谎。”

“它不会掩盖。”

“它不会沉默。”

音乐的余韵仍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尚未散去的灵魂,在耳边低语。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缓缓从人群中站起。

那是一个年约六十的老者,身着深色礼服,银发整齐地梳向脑后。他缓步走上拍卖台,目光落在那本泛黄的账目卷轴上。

“这是……真的吗?”他低声问道。

“是真的。”南希点头。

“那为什么……为什么现在才公布?”老者抬起头,眼中带着愤怒,也带着悲哀,“如果二十年前有人站出来,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因为那时没有人愿意听。”范宁平静地回答,“因为那时的你们,选择了沉默。”

老者沉默了。

片刻后,他缓缓点头:“我明白了。”

他转身面向众人,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久违的威严:“二十年前,我曾是基金会的理事。我……也参与了那笔拨款的审核。”

“我……不知道它被挪用。”

“我以为,它会被用于保护那些珍贵的艺术品。”

“我以为,我们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但现在,我明白了。”

“我们不是守护者,我们是帮凶。”

他的话一出口,整个拍卖场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紧接着,又一个声音响起。

“我也曾参与过基金会的项目。”一位中年女子站起,声音有些颤抖,“我以为我们在修复历史,可现在看来,我们只是在修复谎言。”

“我……我也……”另一个人开口,声音低沉,“我曾资助过几件艺术品的收购,我以为那是对文化的贡献。但现在……我只觉得恶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言,有的承认自己的参与,有的质问基金会的运作,有的则开始回忆起那些被他们遗忘的细节??那些他们曾以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如今却成了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范宁与南希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彼此对视,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们知道,这正是他们想要的。

不是毁灭,而是唤醒。

不是惩罚,而是反思。

不是对抗,而是改变。

“那么,接下来呢?”老者转过身,看着范宁,“你们打算做什么?”

范宁微微一笑:“我们打算成立一个新的组织。”

“一个真正属于艺术、属于历史、属于人民的组织。”

“它不会被权力操控,不会被利益腐蚀,也不会被谎言掩盖。”

“它将成为一个声音,一个记录真相的声音。”

“它将成为一束光,一束照亮黑暗的光。”

“它将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真相与人心。”

“我们会记录下每一个被遗忘的故事,我们会揭露每一段被掩盖的历史,我们会保护每一件真正值得被守护的艺术。”

“我们不是法官,不是复仇者,也不是救世主。”

“我们只是……见证者。”

“我们只是……讲述者。”

“我们只是……守护者。”

“真正的守护者。”

南希接过话头,声音轻柔却坚定:“我们邀请你们加入。”

“不是作为出资人,不是作为收藏家,而是作为见证者。”

“作为讲述者。”

“作为守护者。”

“你们可以选择继续沉默,也可以选择站出来。”

“你们可以选择继续掩盖,也可以选择揭开。”

“你们可以选择继续掠夺,也可以选择保护。”

“一切,都在你们手中。”

范宁与南希并肩而立,目光坚定。

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而真正的“Scherzo”,才刚刚拉开序幕。

……

数日后,一封名为《见证者宣言》的公开信悄然流传于各大艺术机构、收藏家圈子、学术界与媒体之间。

信中详细列出了基金会过去二十年的账目问题、资金流向、项目造假、历史篡改等行为,并附有大量原始档案与证人证词。

信的结尾,只有一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