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修真小说>小族长的奋斗> 第 14章 广积粮 高筑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4章 广积粮 高筑墙(2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刘长子听到这儿,不由得皱了皱眉:这个宁王,听起来挺不是东西的啊。

王大丫续道:“若只是这些,倒也只能算是宁王这个人的私德小节有亏。他身为皇子,有些骄纵之气,那也……没什么出奇的。只是,这一次,他为了能够登上大位,不仅害得老皇帝陷入长期昏迷之中,还设计谋害了陈庆之元帅,那可是于我人族有泼天之功的人啊。如此肆意妄为、倒行逆施之徒,坐在那个位子上,绝对不是百姓之福。我们的确和他有积怨,大家肯定是处不到一块的。而且,一旦他真正的掌控住权柄了,必然会对我们不利的。为了应对这些,张恪便开始着手做一些准备,毕竟不能坐以待毙的。在我们的身后,可还有那么多的亲人、朋友,哪怕只是为了他们,哪怕是要拼命,我们也是在所不惜的。”

刘长子静静地听完,不过并没有表态说什么。王大丫吃下一口干粮后,又道:“我告诉你这些,是想要让你清楚眼下的形势。这里面的事情,既复杂又危险,你还年轻,大可不必介入其中。以你的身手和聪明智慧,天下大可去得。青龙城之行,我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去的。你若是要走,自行离开便是。”

刘长子出身草莽、混迹江湖,讲义气、重信诺,但要说格局,显然还没有那么大。这并不是在说他为人小气,只是自小身处的环境,限制了他的眼光。他们之前的起义,虽然说出来的口号是要“解民倒悬、再造乾坤”,但说实在的,他们真的只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才揭竿而起的。那些高大上的口号,其实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精神内核。不过,刚刚王大丫所说的那些事情,倒是让刘长子真正的意识到了:什么样的事情才是真正在影响着亿万百姓的福祉的;而且,真的有人为了这种事儿,冒着巨大的风险,在努力的奋斗着。

刘长子当然不认识新皇帝,但他觉得,王大丫不会、也没必要骗他的。那个人,或许真的不适合做皇帝的。在几年前,刘长子或许会觉得,坐在那张龙椅上的人是谁,与我有什么关系?不过,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事情后,刘长子算是知道了:权柄掌握在好人还是坏人的手里,或者不说什么好坏,掌握在有能力和没能力的人手里,那都是有区别的。

就单说,西南地区受灾以来,同样是救灾,为什么差别会那么大?在周勃、张恪他们来之前,朝廷在救灾上就是不给力,虽然后来发现是有人从中作梗,但这也充分说明了,身在其位的人,其作为对于民众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一个官员尚且如此,可想而知谁来做皇帝又会产生多大的不同。

当初,刘长子也是亲眼所见,在如何对待安顺城外的流民的问题上,周勃是如何与萧宏产生分歧和冲突的。刘长子自然不懂如何去评估这两位城主在政治上的得失,但仅仅就这件事情,便能直观的感受到两个人在施政上的不同,以及对那些流民产生的完全不同的影响。正因为这些,刘长子如今才不会觉得,谁来做皇帝,跟百姓没有任何关系的。

起义之初,抛除李胡子的阴谋外,义军所谓的理想,未必不是出于真诚的。可是,理想归理想,真的要带给百姓更好的生活,这个事儿还真的是个技术活的,不是仅靠着美好愿望便能做好这一切的。这段时间,看着周勃等人是如何在努力为恢复西南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而殚精竭虑着,刘长子还是颇受触动的,也想了很多。他知道当初他们确实还是把一些事情想当然、也想简单了。看着西南地区百姓的生活在一步一步的、有条不紊的恢复着,这个才是这几百万百姓真正需要的。周勃他们所做的,倒不是说有多难,但这是需要系统协作、多部门分工配合、上下统筹安排、强有力的领导等等。看着似乎没有多难,但却绝不是随便换个人上来,就能做好的。甚至是有可能帮倒忙,给民众造成更大的痛苦的。

刘长子最近一直都在想着这些事情,对于王大丫所说的,让他自行离开的话,他不置可否。一方面,这并不符合他心中的道义;另一方面,某种程度上对于王大丫说的那些事情,他还是赞赏的。如果那位新皇帝,果真不是什么好东西的话,自然应该反对的。对于朝廷中的那些大人物,刘长子自然并没有什么了解,不过,陈庆之他还是知道的,在民间,百姓们对这位军方第一人,还是很崇敬的。若他真的是被新皇帝谋害的,那么张恪他们对他产生敌意和愤慨,倒也不奇怪了。总之,刘长子最终并没有选择一走了之。

𝟚  𝟞  𝟚  𝓍  🅢 .  ℂo  𝑀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