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玄幻小说>逍遥四公子> 第1843章 这大河畿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43章 这大河畿就是他的葬身之地(2 / 2)

紫禁城内,气氛肃杀。文武百官列班而立,目光如刀。皇帝端坐龙椅,面容冷峻,手中握着一份密报??正是那句“你凭什么做皇帝”的梦境记录。

盲童步入大殿,双目虽盲,步履坚定。他未跪,亦未低头。

皇帝开口:“朕允你三问。若能令朕动容,便赦免天下问者;若不能,即刻斩首示众。”

群臣哗然。

盲童淡然一笑:“我不问您,我问这殿中所有人。”

他转身,面向百官,朗声道:

“第一问:诸位大人,你们今日所行之事,可曾对得起当年寒窗苦读时,心中那个立志为民请命的少年?”

无人应答。有人低头,有人颤抖,有御史竟掩面抽泣。

第二问,他对宫中太监宫女:“你们被困于此数十年,亲眼见证权谋倾轧,可曾想过??若有一天可以自由选择,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名老太监跪下,哽咽道:“我想做个卖糖葫芦的……听听街市笑声。”

第三问,他抬头望天,声音穿透云霄:

“最后,我问天地之间所有活着的灵魂:当我们死后,墓碑上不刻官职、不记功名,只写一个问题,你希望那是哪一句?”

满殿死寂。

良久,皇帝缓缓起身,摘下皇冠,置于案上。

“朕输了。”他说,“不是输给你,是输给了自己的良心。”

他宣布:废除“禁问令”,设“问议司”,每年春分举行“共问朝会”,允许庶民代表进宫提问;各地重建书院,教材必含《童蒙问章》;释放所有因言获罪之人,并赐匾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退朝之际,皇帝单独留下盲童。

“你知道吗?”他说,“自从那晚梦见被孩子质问,我就再也无法安睡。不是愤怒,而是羞愧。我坐在这把椅子上,却不知它该属于谁。”

盲童点头:“权力不怕质疑,怕的是失去被质疑的资格。”

皇帝苦笑:“你说得对。或许有一天,这龙椅真该空着,让天下人轮流坐一坐,问问自己配不配。”

四年后,帝国迎来首次“共问朝会”。平民代表登上金銮殿,当面质问宰相税收不公,追问将军边防漏洞,甚至调侃皇帝:“您每天批多少奏折?累不累?要不要我们帮您减负?”

举国欢腾。史官记载:“自是年起,朝堂不再唯上,而畏理;官吏不敢欺民,惧问也。”

而雁门关外,问坛依旧。光球静静悬浮,已不再只有一颗,而是七颗,环绕旋转,象征七大基本之问:我是谁?他人是谁?何为公正?何为真实?我可以改变吗?爱需要理由吗?死亡之后还有意义吗?

每颗光球,都由千万真诚之问凝聚而成。

某年秋日,盲童独自登上山顶。风起,铜铃花漫天飞舞。他听见远处孩童嬉笑,听见溪流潺潺,听见一片叶落地的声音。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那一夜,他写下最后一段话,刻于问坛石碑:

>“我没有答案,也不追求终极真理。我只愿这个世界,永远保留一个位置,给那些睡不着觉的孩子,给他们一个可以说出‘我有一个问题’的权利。

>因为正是这些问题,让人类没有沦为驯兽,让文明没有沉入永恒黑夜。

>我走了,但问不会停。

>下一个醒来的人,请继续问下去。”

翌日清晨,人们发现他安详坐于光球之前,手托脸颊,似在沉思。气息已绝,嘴角含笑。

七座问柱齐鸣,极光再现,持续整整三日。天下百姓自发罢工一日,只为静坐冥想,提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问题。

多年后,一位考古学家在遗址发掘出一枚残简,上面模糊可见几行字:

>“据传,最后一位引铃人逝去那日,

>天地静默,万籁俱寂。

>忽有一童子自东方来,手持无字竹简,

>立于坛中,轻声曰:

>‘我有一个问题……’

>于是,一切重新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