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玄幻小说>逍遥四公子> 第1982章 断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82章 断剑(2 / 2)

那孩子被迫流浪,最终死于荒野。临终前,他对着星空低语:“我想……被听懂。”这句话穿透大地,唤醒了埋藏于地核的语核碎片,催生出最初的白铃花。

院长回到京城后,连续七日闭门不出。第八日清晨,她命人在无墙之台旁竖立一座新碑,通体透明,内嵌一枚跳动的水晶,据说是从语舍带回的共鸣核心。碑文仅八字:“言非刀斧,却是血肉。”

自此,共感院调整训练课程,新增“承受课”:学员必须轮流聆听他人最残酷的坦白,且不得逃避、不得安慰、不得流泪,只能静坐承接。许多人中途崩溃,称“比挨刑还痛”。但坚持下来的人,眼神逐渐变得清澈,手掌温度恒定,仿佛真的成了情绪的导体。

这一年冬至,大胤举行首次“全民静默日”。诏令下达:全天禁止一切口头交流,无论官民,皆须通过书写、手势或共感院发放的情绪符牌表达意图。起初混乱不堪,市集争执频发,孩童哭闹不止。但到了午后,城市渐渐安静下来。人们开始注视彼此的眼睛,观察微表情,尝试用指尖传递温度。一对多年冷战的夫妻在饭桌前相视良久,最终同时伸手,覆上对方的手背,泪流满面。

当晚,全国报告梦境同步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三。数万人梦见同一片草原,中间矗立着一座巨大沙漏,上半部装满黑色颗粒,下半部则是虹彩粉末。沙粒坠落极慢,每一次撞击都发出清晰人声:“我还不能说……”“我不想伤害你……”“其实我也害怕……”

皇帝亲往共感院听取汇报,听完后沉默良久,忽而问道:“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再也无法说谎,这个世界会更好吗?”

院长答:“不会。但我们会更接近真实。而真实,从来不是终点,是一条不断行走的路。”

春天来临时,海底歌声再次响起,这次不仅限于梦中。沿海渔民多次报告,夜晚渔船经过特定海域时,船底会传来规律振动,节奏恰似那首摇篮曲。海洋研究院派出深潜器,在一处海沟底部发现大量贝壳堆叠成环形结构,每枚贝壳内壁刻字已被海水侵蚀,但仍可辨认出残句:“我们一起……忘了什么……要回去……”

专家推测,这些贝壳可能是上古人类遗落的“记忆容器”,当时人们将重要情感封存其中,沉入海底,以防被滥用言语之力毁灭文明。如今,随着语核能量彻底弥散,这些封印正在松动。

共感院联合航海署发起“归贝行动”,组织志愿者潜海收集贝壳,并建立“心匣档案馆”。每个打开的贝壳都会引发开启者短暂失忆或情绪震荡,需经静听者引导才能恢复。但令人震惊的是,部分贝壳开启后并未显现文字,而是释放出一段微型全息影像??画面中,一群赤身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口中发出无意义的哼唱,脸上却洋溢着极致的安宁与连接感。

科学家终于确认:这便是“原初共鸣”的具象化表现。在语言诞生之前,人类依靠频率而非词汇沟通,心灵直接相连。而所谓“回家”,并非指向地理意义上的故土,而是回归那种无需翻译就能理解彼此的状态。

为纪念这一发现,每年春分被定为“共鸣节”。当日,全国关闭所有文字媒介,学校停课,官府休衙,百姓齐聚广场、庭院、海边,手拉手围圈而坐,共同哼唱那段五音摇篮曲。起初参差不齐,近年却渐趋和谐。有仪器记录显示,每当百万以上人口同时吟唱,大气电离层会出现微弱波动,似有信息向外太空发射。

某年共鸣节,小女孩时代的院长已两鬓微霜。她带着一名孤儿参加仪式。孩子从未见过父母,是在启口园长大的“告白之子”。当众人歌声升起,她忽然抬头问:“妈妈的声音,也是这样吗?”

院长握住她的手,轻声道:“比这还暖。”

就在此刻,遥远的北极冰川断裂,一块巨冰翻滚入海。潜水雷达捕捉到异常信号:冰层内部封存着一座石棺,棺面铭文依稀可辨,内容与哑岭遗迹中的古老铭文完全一致。而棺内扫描图像显示,有一具humanoid形态生物,全身覆盖类似舌骨的鳞片,口中无舌,喉部却连接着一团脉动的黑色晶体。

消息尚未公开,皇帝已秘密召集共感院高层会议。地图铺展,标记出全球十二处类似能量节点:亚马逊雨林地下空洞、撒哈拉古河床、喜马拉雅冰洞、西伯利亚冻土带……每一个,都在近期出现共鸣频率增强现象。

“我们一直以为语核是陨落之物,”太史令低声说道,“但现在看来,它更像是……一颗种子。”

院长凝视地图良久,忽然开口:“或许,它从来就不属于我们。但我们学会了用它生长。”

会议结束当晚,她独自来到当年捡贝壳的海滩。潮水带来一枚全新的化石,表面流转虹彩,内部隐约可见一个微小人形,双手合十,像是祈祷,又像拥抱。她将化石贴近胸口,闭目倾听。

海风穿过言林,万千藤蔓轻颤,仿佛亿万颗心同时跳动。远处,渔火点点,与星空交相辉映。某个瞬间,她确信自己听到了回应??不是歌声,也不是言语,而是一种纯粹的存在感,如同黎明前的第一缕光,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她:

“你们没有走错。”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