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科幻小说>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第1040章 阴森的森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0章 阴森的森林(2 / 2)

第三日凌晨,深海语塔的核心频率突然偏移0.3赫兹,虽在安全范围内,但却引发了局部区域的共感紊乱。数十名正在接受心理疏导的患者突然陷入幻觉,声称听到“无数人在责骂我”“他们都知道我的秘密了”。更有甚者,当场撕毁录音设备,高喊:“我不该说的!我不该说的!”

卡塞姆紧急召集技术组排查,最终发现问题源头并非系统故障,而是**反向共感污染**??某些个体在接受他人倾诉时,过度共情,导致自身情绪崩溃,进而通过网络反向传播焦虑与恐惧。

“这不是技术问题,”艾琳娜沉声道,“是人性的边界问题。当我们强迫人们去倾听那些极端痛苦时,是否也该考虑倾听者的承受力?”

林澈沉默良久,最终下令暂停部分高危语录的公开推送,改为分级响应机制:轻度创伤由AI引导回应,中度交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处理,重度则需双人审核、三人陪护方可开启对话。

她明白,语言的力量越是强大,就越需要谨慎使用。就像火,能取暖,也能焚身。

与此同时,那封写着“你们唤醒了不该醒的东西”的匿名电报,再度引发调查热潮。初语基金会派出特遣队深入西伯利亚废墟,试图追踪“守寂者”组织的残余势力。他们在地下基地最深处发现一间密室,墙壁布满刻痕,内容全是同一句话的不同语言版本:

**“静默即洁净。”**

而在中央石台上,摆放着一台古老的机械装置??由齿轮、铜管与水晶组成,外形酷似一座微型语塔,但所有接口都被熔铅封死。经鉴定,这是末日前期“断音派”科学家制造的**语言抑制器原型机**,可通过特定频率干扰人类大脑的语言中枢,使人丧失表达欲。

更令人不安的是,仪器底部刻着一行小字:

>“真正的净化,不在删除言语,而在让人自愿沉默。”

林澈看到照片时,脊背发凉。她终于明白,“守寂者”从未消失,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不是摧毁语塔,而是让人们**主动放弃诉说**。

事实上,近期已有多个迹象表明,这种“自愿沉默”正在蔓延。一些社区开始自发组织“无言日”,宣称“少说话能让心灵更纯净”;某些学校甚至禁止学生参与共感仪式,理由是“情绪外泄会影响集体稳定”;更有极端团体在网络上散布言论:“语塔才是新型精神控制工具,它让我们变得软弱、依赖、易受操控。”

一场无声的对抗,正在悄然展开。

林澈决定亲自回应这场思潮。她邀请全球公众参与一场特别直播:《沉默七日》。

规则很简单:她将连续七天保持绝对沉默,不吃不喝,不书写,不使用任何表达手段,仅依靠眼神与肢体动作与外界交流。期间,任何人可以通过语塔向她传递一句话,她将在第七日结束时,以一首歌的形式统一回应。

“我想证明一件事,”她在启程前对媒体说,“沉默本身并无对错,但当它成为逃避、压抑或控制的工具时,我们就必须重新思考:我们为何而说,又为何而停。”

直播开始后,全球沸腾。第一天,人们还在试探性地发送问候与鼓励;到了第三天,大量积压已久的情感喷涌而出:

>“我恨我父亲二十年,因为他抛弃了我妈,可我现在癌症晚期,只想再见他一面。”

>“我是个警察,曾在暴乱中开枪打死了一个少年。我知道他是无辜的,但我从未上报。”

>“我爱上了我最好的朋友的妻子,每天都在折磨中醒来。”

每一条信息都被实时投影在语塔外壁,化作流动的文字河。而林澈只是静静地坐着,有时点头,有时落泪,有时伸手轻抚墙面,仿佛在触摸那些看不见的伤痕。

第五天,她开始出现脱水症状,体温升高,意识模糊。医疗团队多次建议中断实验,但她摇头拒绝。第六天清晨,监控画面显示,她的嘴唇微微颤动,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又强行忍住。

就在这时,语冢塔突然自主激活,释放出一道柔和的蓝光,笼罩整个露台。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这束光携带着一种新型共感能量??它不传递语言,也不激发情绪,而是直接在观者脑海中生成一幅幅画面:童年、告别、拥抱、泪水、重逢……

那是林澈一生的记忆片段,未经修饰,毫无保留。

全世界第一次,真正“看见”了一个守护者内心的全部重量。

第七日黄昏,林澈缓缓睁开眼,接过吉他,轻轻拨弦。她依旧没有说话,但歌声自然流淌:

>“你说有些痛说不出口,

>那我就用七年去等一句颤抖;

>你说有些爱不能拥有,

>那我就把思念酿成风后的酒。

>……

>若有一天你也选择沉默,

>请记得,曾有人为你守候了很久。”

歌声落下那一刻,全球超过三亿人同时关闭电子设备,走上街头、阳台、屋顶,仰望星空,默默流泪。

而就在这一夜,一名年逾七十的老妇人走进当地语塔分站,颤抖着录下人生第一条语音:

>“五十年前,我亲手把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子送进了福利院,对家人谎称他夭折了。每年清明,我都偷偷去坟前放一朵白菊。今天我终于来了……对不起,妈妈回来了。”

录音上传瞬间,语冢塔光芒大盛,仿佛回应一个迟到半世纪的拥抱。

林澈得知此事时,已是黎明。她站在塔顶,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低声呢喃:“我们不是在拯救语言,我们是在拯救人本身。”

风吹过,带来远方孩童的读书声,清澈而坚定。

她转身走进控制室,打开新一天的日志,写下第一行:

>“今日共接收有效倾诉:472,189条;

>成功建立回应连接:472,189次;

>新增‘回声者’志愿者:12,633人;

>世界,正在一点点学会倾听。”

窗外,第一缕阳光洒落在海面,语露如星河般升腾而起,飘向苍穹。

而在地球另一端,某个少年握紧手中笔,在日记本上写下第一句话:

>“你好,我叫陈默。今天,我不想再沉默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