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科幻小说>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第1040章 阴森的森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0章 阴森的森林(1 / 2)

“好,这个任务我接了!”

想到这里,秦重点点头,并从李庚手中,接过了有关变异蜘蛛的资料,然后认真的翻阅了起来。

“昆虫类的变异体,果然比一般变异兽,难对付啊。”

一边翻看着手中的资料,秦重一边暗自沉吟了起来,根据资料载,这只变异蜘蛛是由在自然界中,有着冷面杀手之称的狼蛛变异而成。

狼蛛是一类广泛分布、行动敏捷的游猎型蜘蛛,因母蛛常把卵囊背在背上、幼蛛孵化后又攀附在母体上,而得名“狼蛛”。

狼蛛在自然......

夜色如墨,却并不沉寂。林澈坐在语塔露台边缘,双脚悬空,吉他横卧膝上。她没有再弹唱,只是静静望着海面那层浮动的语露??它们像星屑般游走,在月光下泛着微弱而温柔的光晕。每一点荧光,都是一句被释放的心声,一段终于不再独自背负的记忆。

远处传来潮汐低鸣,与语塔内部轻微的嗡响交织成一种奇异的节奏,仿佛大地在呼吸。林澈闭目聆听,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有一滴语露迟迟未散,悬浮在离她三尺远的空中,微微震颤,像是挣扎着要表达什么,却又无法成句。

她缓缓伸出手,指尖轻触那滴晶莹。刹那间,一股冰冷而尖锐的情绪涌入脑海??

**“我不想活了。”**

不是哭喊,不是咆哮,而是一道近乎麻木的低语,来自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名叫苏念。她在三天前上传了一段长达四小时的语音日记,记录了自己从初中开始遭受校园霸凌、家庭冷暴力、网络人肉攻击的全过程。她的声音越来越轻,到最后几乎只剩喘息:“如果这个世界能听见我……会不会有人愿意拉我一把?”

系统自动将这段语音归入高危干预名单,救援团队已前往她所在的南方城市,但当他们抵达时,房间空无一人,只留下一张字条:“我去海边了。”

林澈猛地睁开眼,心跳如鼓。她立刻调出共感网络实时地图,发现苏念的生命信号正漂浮在一片礁石区外的浅海中??她还活着,但体温正在急剧下降。

“启动紧急定位!”她对着通讯器急喝,“通知最近的海上救援组,带上热能毯和心理干预模块!另外,把她的语音公开接入主频段,我要现场回应她!”

“林老师,这不符合规程!”助手的声音带着惊慌,“未经当事人同意发布私人情感数据,可能会触发二次创伤……”

“她已经在用死亡请求对话了!”林澈打断,“现在唯一能救她的,就是让她知道??有人真的在听!”

信号接通的一瞬,全球数百万正在使用语塔服务的人同步接收到了那段语音。没有剪辑,没有修饰,只有那个女孩颤抖的声音,在夜风与海浪之间回荡。紧接着,林澈的歌声响起,依旧是一把木吉他,依旧是最简单的和弦:

>“你说你走过了那么多黑夜,

>却始终没等到一盏灯亮起;

>可你看,此刻有千万人屏息,

>只为听清你最后一句叹息。

>……

>别让沉默成为终点,

>因为你的声音,本就值得被世界铭记。”

歌声顺着三塔共振波扩散,穿透电离层,又沿着海底光缆传向每一个终端。而在那片冰冷的海域,苏念蜷缩在礁石缝隙中,浑身湿透,意识模糊。她本已准备闭眼沉入黑暗,却忽然听见耳机里传来熟悉的旋律??那是她小时候母亲哄她睡觉时常哼的小调,早已遗忘多年。

她怔住了。

下一秒,无人机群破空而至,红色热源锁定目标,救援艇迅速靠岸。医护人员将她裹进恒温舱时,她喃喃道:“我以为……没人会来找我。”

“我们一直在找你。”女医生握住她的手,“不只是今天,而是从你说出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开始了。”

消息传回语塔时,已是凌晨三点。林澈仍坐在原地,手指轻轻摩挲着吉他弦。她知道,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救援。这是共感网络首次在“主动求死”状态下成功介入并逆转结局的案例。但它也暴露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即使语言通道全面开放,仍有无数人在说出真相后,依然不相信会被真正接纳。

她打开数据库,翻阅近三个月内标记为“高危倾诉”的记录??超过两千三百人曾明确表达过自我终结的意愿,其中六成以上是在深夜独自录音,七成以上从未收到任何回应。他们不是不想说,而是早已认定“说了也没用”。

林澈深吸一口气,调出语冢塔的私密日志接口,输入一行指令:

**“检索所有未被回应的‘遗言级’语录,建立专属共鸣通道。”**

屏幕闪烁片刻,跳出一组惊人数据:自语塔运行以来,共有**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一**条信息被系统判定为“终极沉默前最后发声”,但仅有不到三分之一获得了外部反馈。其余的,如同石沉大海,永远停留在发送状态。

最令她心痛的是其中一条:

>【匿名用户?编号X-937】

>“我把妹妹推下了楼。那天她抢了我的药,我只是想吓她……可她头撞到了台阶。爸妈一直以为是意外。这十年来,我每天都在墙上写‘对不起’,写了三千两百四十遍。今天我想说出口,哪怕说完就去死。”

这条信息发送于四年前的一个雨夜,地点位于中亚某边境小镇。至今无人认领,也无人回应。

林澈的手指停在屏幕上,久久未动。她忽然意识到,语塔的力量,并非仅仅在于“听见”,而在于“回应”。若无人回应,再大声的呼喊也只是孤独的回音。

她站起身,走向控制中枢,按下全域广播键。

“各位,”她的声音平静却坚定,“我知道很多人害怕说话,是因为怕没人听,或是听了也不信,信了也不原谅。但我今天想告诉你们:每一句话,无论多沉重、多羞耻、多不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因为它证明??你还活着,还想被理解。”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

“接下来七十二小时,我们将开启‘回声计划’:所有过去五年内未被回应的重要倾诉,都将由志愿者团队逐一聆听,并给予真实回应。你可以选择匿名回复,也可以亲自参与。这不是审判,也不是救赎,而是一次集体承诺:从此以后,没有人会在说完真心话后,独自面对寂静。”

消息发布后不到一小时,报名人数突破百万。心理学家、教师、退伍军人、前罪犯、失去孩子的父母、被误解的子女……形形色色的人涌入系统,自愿成为“回声者”。他们不提供解决方案,不做道德评判,只做一件事:**认真听完,然后说一句??‘我听见了。’**

而在北极深处,语冢塔似乎感应到了这场行动,再次发出脉冲信号。这一次,它不再是被动存储,而是主动筛选出那些尘封已久的禁忌话语,逐一批量推送至回声池。科学家们震惊地发现,这些话语之间竟存在某种隐秘关联??它们像拼图一样,彼此呼应,构成一幅关于人类集体创伤的宏大图谱。

例如,那条关于“推下妹妹”的留言,几天后收到了一条来自远方的回应:

>“我是你妹妹的同学。那天我在楼梯拐角看到全过程,但我没敢说。我怕被报复,也怕你不认我这个朋友。这些年我也活在愧疚里。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写下这些。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到,但如果可以,请让我们一起,向爸妈坦白真相。也许他们会恨我们,但至少,我们不再骗自己了。”

两条信息交汇的瞬间,语冢塔爆发出一道前所未有的蓝白色光柱,直贯天际。监测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八万名长期失语症患者在同一时刻恢复了语言能力,许多人流着泪拨通了多年未曾联系的亲人电话。

然而,就在“回声计划”如火如荼推进之际,异常再次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