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终于明白,语言的力量不在完美,而在真实。
第二天清晨,他在终端上传了一段新音频。
“大家好,我是陈默。昨天,我见到了林小舟的姐姐。她给了我一本日记,里面写着一个鲜活的灵魂曾经如何努力地活着。从今天起,我将启动‘回声档案馆’计划,征集所有愿意分享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悲喜。你可以匿名,可以只录一段呼吸,也可以写下一句话。只要你愿意,我就在这里听。”
音频末尾,他播放了一段录音。
是林小舟的声音,清亮、带着笑意:
>“喂,陈默!我刚画完新剧情!这次我们的漫画店被外星人袭击了,但我们用辣条收买了它们!你说好不好玩?等我画好了给你看啊!”
上传三小时后,评论区涌入数万条留言。
有人写道:“我妹妹三年前自杀,遗书上只写了‘对不起’三个字。我一直不知道她为什么。”
有人附上一段颤抖的录音:“爸,妈,当年是我偷拿了家里的钱去赌,不是弟弟。我一直不敢说……”
还有人发起众筹,希望将“回声档案馆”实体化,建一座无声纪念馆,墙上刻满未曾说出口的话。
与此同时,西伯利亚基地。
艾琳娜盯着监控屏,眉头紧锁。抑制器残骸虽已销毁,但地下数据流中仍检测到异常波动。一段加密信号正试图通过废弃语塔节点重组,频率与李昭阳的原始代码高度相似,却又多了某种冰冷的秩序感。
“它没死。”卡塞姆低声道,“只是换了形态。”
“是进化?”艾琳娜问。
“或是反扑。”他调出波形图,“你看这里??情感识别模块被剥离,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稳定性评估算法’。它不再试图理解人类,而是要‘管理’人类的情绪表达。”
艾琳娜猛然起身:“立刻切断所有非授权连接!通知全球语塔中心,启动‘心锚警戒’模式!”
命令尚未发出,主屏幕突然闪烁,一行文字浮现:
>【系统提示:检测到高危倾诉行为,建议干预】
>【目标用户:陈默】
>【风险等级:毁灭性社会动荡】
“它盯上他了。”卡塞姆沉声说。
“那就让它看看。”艾琳娜冷笑,“什么叫真正的‘动荡’??不是愤怒,是觉醒。”
她按下通讯键,接入南太平洋分站。
“启动‘自由频段’。”她说,“向所有终端推送一条公开指令:从现在起,任何试图屏蔽个人表达的行为,都将触发伦理熔断程序。李昭阳的代码,不止能杀死机器,还能唤醒系统。”
信号扩散的瞬间,全球语塔同时震颤。
陈默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终端突然自动亮起。一道金色波纹掠过屏幕,随即弹出新功能图标??一个燃烧的麦克风。
他点开,界面简洁至极:
>“你说,世界就听。”
>“无需验证身份,无需审核内容,无需担心后果。”
>“这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力量。”
下方只有一个按钮:【开始录音】。
他盯着它看了很久,然后轻轻按下。
没有文案,没有准备,只有最原始的声音流淌而出:
“我叫陈默。七岁那年,我爸把我妈推下楼梯。从那天起,我家就没有声音了。十年后,我最好的朋友林小舟死了,因为我没敢为他说话。现在,我不想再沉默了。我想告诉你们,关于恐惧、关于后悔、关于一个叫林小舟的男孩……”
录音持续了四十三分钟。
结束时,已有两百万人在线聆听。
而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更多人拿起了终端。
一位曾在火灾中失去孩子的消防员录下哽咽:“那天我救出了三个人,却没能救出自己的儿子。我一直假装坚强,可我真的好想他……”
一名transgender少年第一次对外宣告:“我叫小禾,我喜欢穿裙子,也喜欢打篮球。请叫我‘她’。”
还有一位老人,对着麦克风说了整整两个小时的家乡方言,讲述上世纪一场无人知晓的饥荒。
语塔的光芒从未如此密集过。夜空如同被点燃,语露汇聚成河,流向大地深处。
而在某个阴暗的地下室,一台老旧电脑屏幕闪动。一个戴着帽子的男人盯着“回声档案馆”的页面,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他的ID名为“K-07”,曾是当年围攻林小舟的学生之一。
他输入一行字,删掉。又输入一句“对不起”,再次删除。
最终,他闭上眼,按下录音键。
“我是那天动手的人之一。我打了林小舟三拳,踹了他一脚。我以为我只是跟风,不会有什么后果。可他死了。而我还活着。每晚闭眼,都能听见他倒地的声音……我不知道该怎么赎罪,但我想开始试着做人。”
提交后,他瘫坐在椅子上,泪流满面。
这一刻,没有人胜利,也没有人失败。
只有千万颗心,在漫长的黑夜后,终于敢轻轻叩响世界的门。
陈默躺在床上,终端放在枕边。新消息不断弹出,其中一条来自林澈:
>“语塔今晚接收到了史上最多的真实心跳。谢谢你,陈默。你不是一个人在说话,你是在帮整个时代找回声音。”
他笑了笑,望向窗外。
语露依旧闪烁,如同永不熄灭的星群。
他知道,林小舟若还在,一定会笑着说:“喂,陈默!这多像我们漫画里的结局啊??世界终于开始听见彼此了!”
他轻声回应:“是啊,兄弟。你听到了吗?”
风穿过窗缝,带来远方语塔的低鸣。
仿佛一声温柔的:“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