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汉吏> 番外 关于鲜卑的一些个人看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 关于鲜卑的一些个人看法(1 / 2)

最近收到不少读者的反馈,说游牧民族的实力有些夸大。

对于游牧民族的印象是一群上到老得骑不动马,下到十岁以上的小孩儿,加起来一两万人来侵略汉朝的程度。

甚至因为那句,汉末三国时期的弱些的诸侯,随便都能吊打周边异族的固有印象,导致笑料百出。

关于鲜卑,许多读者对其没有什么感觉,可能也有演义的加成在其中。

毕竟演义里,开局就是黄巾之乱起步了。

而整合了草原的鲜卑霸主檀石槐却在公元181年就死了,所以错过了这趟汉末的末班车,上了一趟早班车。

要讲鲜卑,就要从其根源说起。

汉代有许多名士对于鲜卑出处来源说法不一。

但直到三国魏晋时期,才算有了一个主流的官方论调。

即鲜卑和乌桓一般,都起源于东胡。

至于其他的说法出处,有山戎北迁,有秦时役卒,有东胡余部逃亡等许多观点。

但根据考古显示,鲜卑宣称的源头,也就是大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在大约四千年前,就已经有族群在此活动,而且开始使用青铜器了。

这和江西新干大洋州商代墓葬出土的虎方族群文物一般,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甚至在历史资料中,自商武丁伐虎国后,也只有昭王南巡和南宫伐虎这些记载了。

但鲜卑的来源已不可考,目前还是按照起源于东胡这个主流论断来观察。

而根据鲜卑和乌桓都起源于东胡的论断,加上他们都是按照自己实际控制地域来宣称自己起源于此。

即鲜卑起源于大鲜卑山,乌桓起源于大乌桓山。

接下来就是鲜卑的发展。

最开始鲜卑和乌桓一般,都是依附于匈奴的。

西汉时期的匈奴实力无须多说,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

而到了东汉光武时期,因乌桓趁匈奴内乱时趁机攻击匈奴,加上乌桓内附,使得鲜卑在塞外的发展空间得以扩张。

其后随着大将军窦宪北伐北匈奴,勒石燕然后,整个草原陷入了一片权力真空时期。

后因东汉的制衡政策,鲜卑得以获得了初期的发展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