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267章 炀帝断脉雎阳畔 叔谋遭囚运河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7章 炀帝断脉雎阳畔 叔谋遭囚运河边(2 / 2)

炀帝击节称赞。

圣旨刚贴出告示,四里八乡就炸开了锅。

男女老少扛着柳树往河岸涌,连七八岁的孩童都拖着柳枝来凑热闹。

“王大哥,你家院后那棵老柳树呢?”

满脸汗水的李二扛着柳树嚷嚷。

“早砍来领赏啦!”

王老汉拍着腰间新得的绢布,“够给闺女置办嫁妆了!”

炀帝一时兴起,竟亲自下船栽柳。

文武百官见状,纷纷挽起袖子跟着种。围观百姓看得直咂舌:

“哟,皇上老倌儿也会刨土?”

“瞧那培土的架势,倒像个老把式!”

几个总角小儿拍手唱起来:“栽柳树,换细绢,皇上种完我们种!”

炀帝听得开怀,当即吩咐:“每人再加赏十个铜板!”

柳林渐成规模,炀帝兴致愈高。

忽见一株柳树亭亭如华盖,他朗声道:“取朕的金牌来!”

挥毫写就“杨”字,亲手系于树梢。

“自今日始,此柳便随朕姓杨!”

山呼万岁声中,老庄稼汉扯着儿子嘀咕:“记着喽,往后柳树都得叫‘杨柳’。”

少年数着铜钱直点头:“开春就在田埂上种它两排!”

新栽的柳条在热风里轻颤,竟将骄阳晒成满地碎金。

汴水两岸渐渐泛起绿雾,连蝉鸣都透着几分清凉。

“杨柳依依”这个词大家都听过,但你知道吗?

其实“杨”和“柳”原本是两种不同的树。

关于它们是怎么被混为一谈的,有个有趣的传说。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命人在两岸种满了柳树。

说来也神奇,原本炎热的工地,自从种了柳树后,竟变得清凉起来。

垂柳青青,绵延千里,从大梁城一直延伸到南方,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碧绿的丝带飘在大地上。

这天,负责工程的王世充讨好地问:“陛下,这些柳树您还满意吗?”

炀帝摸着胡子笑道:“爱卿办事,朕当然放心。

不过光是景色好看还不够。”

王世充最会揣摩圣意,没过几天就从江南找来五百名美貌少女。

要说这王世充,别的本事没有,讨好皇帝最在行。

他知道炀帝最喜欢两样:排场和美女。

这些少女被安排在岸边拉纤绳,每十个少女中间还夹杂着十只雪白的羊羔。

“陛下,这样安排可有趣?”

王世充谄媚地问。

炀帝靠在龙舟栏杆上,懒懒地说:“还算新鲜。”

只见岸边彩袖飘飘,罗裙飞扬,顿时让运河两岸都生动起来。

微风拂过,连柳枝都跟着轻轻摇摆,好像在配合这场表演。

就在炀帝欣赏美景时,他突然眼睛一亮——就像在满园牡丹中发现了一株幽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