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解开绳索,见他袖中掉出半张人皮地图,图中秦淮河底画着条暗渠,渠口刻着双鱼铜环,与梨香院地窖的门环分毫不差。
三更梆子响过,两人潜至藏春坞外。九曲桥的汉白玉栏杆上凝结着血珠,每颗都映出探春被绑的影像。
宝玉的麒麟剑插入桥基,剑穗金线与栏杆共鸣,竟将桥面的金菊粉震落。"小心!"黛玉拽住他,见水中升起十二盏琉璃灯,灯上刻着金陵十二钗的名字,正是北境王庭的蛊毒灯阵。
水牢的铁门突然打开,涌出无数金菊粉。黛玉的双鱼佩与宝玉的麒麟剑同时发烫,在空中织出光盾。
当粉雾散去时,见探春被绑在中央石柱上,后颈的金菊纹已蔓延至肩头。"宝哥哥!林姐姐!"她挣扎着,腕间的珊瑚镯突然炸裂,飞出只折翼的白鸽,鸽爪绑着染血的纸条:"双生血祭,子时开坛。"
第三折 忠顺王府暗箭袭
当宝玉挥剑斩断锁链时,水牢顶部突然塌陷。数十名黑衣人持狼头匕首扑来,为首者正是忠顺王府的长史官。
他的面具上刻着完整的双鱼图,与黛玉的佩玉纹路严丝合缝。"可惜了这对金童玉女!"长史官的匕首刺向探春,却被宝玉用剑格挡,"北境王庭许诺,只要献上双生血脉,忠顺王府就能永掌京畿!"
黛玉突然想起贾母的话:"甄家双生女本是蛊母容器。"她将双鱼佩按在探春后颈,佩玉的金菊纹路竟与蛊毒共鸣,将金菊粉尽数吸入。
长史官发出凄厉的惨叫,面具裂开处露出与宝玉相同的双鱼印记。"原来如此......"黛玉看着他消散的身体,终于明白北境毒计——用双生血脉作饵,实则让金陵士族自相残杀。
水牢突然灌满河水。宝玉背起探春,黛玉持灯在前开路,三人顺着暗渠游向秦淮河。
当他们爬上河岸时,见蒋玉菡的青衫漂在水面,箫管里插着封密函:"忠顺王已控制漕运,欲截杀你们于瓜洲渡口。"黛玉展开函纸,见背面用密蜡写着"冷香丸解蛊",与宝钗给的药方不谋而合。
瓜洲渡口的官船突然起火。宝玉护着探春躲进芦苇丛,见忠顺王站在船头,蟒袍上的金菊纹在火光中泛着幽光。"交出双生血脉,饶你们不死!"他掷出的狼头匕首钉入树干,刀刃嵌着的朱砂渗出血水,在地上聚成北境祭坛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