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烟在院外牵来了两匹快马,马蹄裹着棉布,踏在青石板上只发出轻微的闷响。月凉如水,照得两人的影子在墙根处紧紧相依,谁都没说话,却都明白这趟秦淮之行,或许是踏入了比元辰宫更凶险的漩涡。
第二折 渡口惊逢旧识影
秦淮河的夜雾裹着脂粉气,蒋玉菡雇的乌篷船正泊在聚仙楼对岸的柳树下。宝玉扶着黛玉跳上船时,见船头立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背影竟有几分眼熟。待那人转过身,才认出是当年在冯紫英宴上见过的卫若兰,只是此刻他左眉上多了道疤痕,手里攥着的铁尺磨得发亮。
"卫大哥怎么会在此处?"宝玉的疑问未落,卫若兰已将铁尺横在船头,低声道:"琏二爷托我照应,他说你们要找的东西,藏在聚仙楼三楼的'听涛阁'。"他突然指向对岸,几个提着气死风灯的巡夜人正走过,灯笼上"忠顺王府"的字样在雾中忽明忽暗,"那伙人半个时辰换一次岗,换岗时会有盏琉璃灯从楼里晃三下——那是动手的信号。"
黛玉注意到卫若兰腰间的玉佩,与贾琏常戴的"平安扣"是一对,只是这枚的缺口处沾着暗红血渍:"琏二爷他..."卫若兰的铁尺猛地砸在船板上,震落的水珠里混着细小的木屑,"他被关在王府地牢,却托人传出话,说听涛阁的地砖下有密道,能直通元辰宫的蛊阵中枢。"
正说着,聚仙楼突然亮起一盏琉璃灯,在夜色里晃了三下又熄灭。卫若兰拽起船锚:"时机到了!我去引开巡夜人,你们从后窗进去。"他刚要跳上岸,黛玉突然叫住他,将一支金簪塞到他手里:"这是迎春姐姐的本命物,若遇凶险,或许能保平安。"
宝玉扶着黛玉摸向聚仙楼后墙时,听见对岸传来铁器碰撞声。回头望去,卫若兰正与巡夜人缠斗,他左眉的疤痕在月光下泛着红光,手里的铁尺舞得密不透风。黛玉攥着袖中的银簪轻声道:"琏二爷的替身,怕是就是他。"话音未落,二楼的一扇窗突然推开条缝,透出的烛光里,隐约立着个穿水红袄子的身影。
第二折 听涛阁内玄机藏
聚仙楼的楼梯在脚下吱呀作响,每级台阶的第三块木板都是松动的——这是卫若兰事先交代的暗号。黛玉扶着栏杆往上走,指尖触到的雕花里嵌着细小的蜡屑,与元辰宫地砖下的蜡油同出一源。宝玉突然停住脚步,麒麟短匕在掌心微微发烫,刃尖指向三楼转角处的屏风,屏风后传来极轻的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