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启并没有回到炎宗,而是向启明山庄飞去。
路上,姜启一直在想着自己与唐家的纠葛。
之所以放唐戊回去,绝不是一时念起,更不是他心慈手软,而是全盘考量的结果。
现在,姜启不再是昔日那个无所羁绊、率性而为的散修了。
墨娆之前的那番话,如醍醐灌顶,让他意识到,今后做任何事情,必须要考虑所引发的后果,为身边挚爱亲朋,为麾下宗门的前途命运考虑。
取唐戊性命,于他而言,可谓易如反掌,但此举无疑会激怒整个唐族,引发一场难以预料的风暴,致使自己陷入一场无休止的纷争与缠斗之中。
而这些,绝非他最初踏上修仙之途所愿。到目前为止,他初心不改,还是想把更多时间用于修炼,始终向往着那天界的高远与宁静,渴望早日飞升,与天地同寿,超脱尘世束缚。
姜启深知,身为宗门之主,他肩负的,是宗门上下无数人的安危与希望。他不能,也不应为一时之愤,轻易将自己置身于险境,更不能将宗门众人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如此抉择,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对未来的布局,姜启在成长的路上,学会了权衡,更学会了担当。
除此之外,姜启的思绪还不由自主地回溯至与唐戊这场惊心动魄的对决,整个过程如同一幅幅细腻的画卷,在他心间缓缓铺展。
此番交锋,他深感收获颇丰,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
以往,他对敌之时,总爱倚仗符?之威,两三招间便决定胜负。或是雷霆一击,毙敌于无形;或是动用定身符,令对手束手就擒;一旦局势不妙,便借符遁之术,飘然离去。
然而,似这般近身肉搏、持久缠斗的场景,对他而言已是久违的记忆。
那种需要将每一丝力量都榨干,生死只在一线间的紧迫感,如同一股激流,冲刷着他内心的平静,带来前所未有的刺激与震撼。
更令他体悟深刻的是,这样激烈的战斗,不仅仅是体力与技巧的较量,更是对战斗智慧与心态的磨砺。
每一次交锋,每一份汗水的挥洒,都在无形中累积着他宝贵的实战经验,让他在这条强者之路上,脚步愈发坚实。
姜启还意识到,激烈的搏斗,还可以凝实自己的修为,其效用,远胜于幽闭洞府中的苦修。
回到山庄,姜启首先去见姜勇,询问黎尤派人前来通知唐家来人之事,以便详细了解当时的情形。
随后又与山庄的几位核心人物见面寒暄,并告知他们梅城现在已经被炎宗收回管理。
他希望山庄也能抽出一些人手,协助曾广纳参与城池管理,历练的同时,也为山庄争取一些修炼资源。
当晚,姜启便留在启明山庄过夜,姜勇与姜武两兄弟,则是与姜启聊至深夜,三人谈了很多有关启明山庄发展的事宜。
第二天一早,姜启便离开山庄,独自前往连山城,打算亲自面谢黎尤。
再次回到连山城,姜启依然是本貌出现。
刚从南门进城,他就洞察到黎尤的人已经发现了自己,并显得很紧张的样子,立刻通报给黎尤。
姜启哂然一笑,装作浑然不觉的神态,缓步前行。
不经意间,他偶然瞥见路边一家书店,正是自己曾经学徒的那家博识经籍书店。
姜启心里不由一动,怀旧之情油然而生,脚步也不由自主地迈向那熟悉而又略显陌生的门脸儿。
刚踏入店内,一位唇红齿白、眉目清秀的少年伙计便迎了上来,客气地问道:
“欢迎客官光临,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
姜启微微一笑,温声道:
“哦,孔师兄在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