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第345章 坂本的执念 - DRAM的曙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5章 坂本的执念 - DRAM的曙光(1 / 2)

2012年,岁末。庐州,“神农1号”超级晶圆厂。

无尽的黑夜,似乎永远笼罩着这座肩负着华夏自主存储梦想的孤寂堡垒。

NAND Flash产线那边,虽然在“伏羲”AI的强力介入和“神农之芯”AI主控的“点石成金”之下,已经能够稳定地产出一些瑕疵可控、性能尚可的128层3D NAND颗粒,勉强支撑起启明芯部分产品的内部需求和“神农S1”固态硬盘的“搅局”使命。

但所有人都清楚,那更多的是一种“以智补拙”的非对称胜利,是在硬件设备和基础材料被全面限制下的无奈之举。

而真正的“皇冠上的明珠”,那颗能够决定未来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乃至整个数字经济命脉的——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内存芯片,其研发与量产之路,却依旧被浓得化不开的绝望阴云所笼罩。

DRAM,这个被业内人士敬畏地称为“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试金石”和“集材料、设备、设计、工艺之大成的黑科技之王”的领域,其技术壁垒之高,制造工艺之精密,对环境要求之苛刻,远远超出了NAND Flash甚至高性能逻辑芯片的范畴。

它不像NAND那样可以通过增加堆叠层数来“粗暴”地提升存储密度;

也不像CPU那样可以通过优化逻辑设计来“巧妙”地提升性能。

DRAM的每一个存储单元,都由一个微乎其微的晶体管和一个更加微乎其微的、如同在硅片上垂直挖掘数十层楼深的“纳米深井”般的沟槽电容器构成。

要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精确地、均匀地、且性能高度一致地制造出数百亿个这样的“纳米深井”,并确保它们能够在每秒数十亿次的高速读写中,可靠地保持电荷长达数十毫秒而不发生泄漏……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工程技术,这简直是……在挑战物理学的极限!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炼金术”!

长期以来,这项“炼金术”的核心秘诀,被高丽三星、SK海力士以及M国美光这三大寡头牢牢掌控。

他们凭借着数十年积累的、近乎“玄学”般的工艺经验、对核心设备的优先采购权、以及对关键材料的垄断性控制,构建起了一道外人根本无法逾越的、密不透风的技术与市场壁垒。

任何试图挑战其霸权的新进入者,无一例外,都在这条“黑科技”之路上,撞得头破血流,最终黯然离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