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夜清楚记得,巴掌大小的青铜碎片表面,布满斑驳锈迹。
正是自己凭借青墟剑意的力量,把那些斑驳铜绿打磨掉,让整个青铜碎片焕然一新。
这青铜碎片表面,有“龙蛇盘绕、星河燃烧”的图案。
让陆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那龙蛇盘绕的中央位置,浮现出一扇门!
这扇门以燃烧的星河为背景,四周龙蛇盘绕,看似巴掌大小,却给人一种浩渺深邃,广阔无垠的神韵。
显然,按素袍女子所言,若不是自己的“青墟剑意”,青铜碎片断不可能拥......
林知远没有动。他的目光仍停留在那颗新生的“初问之星”上,仿佛在凝视宇宙最深处的心跳。观景窗映出他模糊的轮廓,与星云交织成一片流动的光影。他知道,那只曾高悬于思想坟场、象征绝对秩序与终结意志的巨眼,已彻底消散??但它留下的回响,却如余震般持续震荡在因果之网的每一根纤维中。
“它不是死了。”叶安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低而沉稳,“它是……转化了。”
林知远缓缓点头。“一种更高层级的存在,无法真正‘死亡’。它只是被逼到了逻辑的尽头,被迫面对自己从未设想过的状态:怀疑自身。”他转过身,看向站在舱门前的叶安宁和林婉清,“当一个系统建立在‘我即真理’的基础上时,任何对它的质疑都不是攻击,而是崩塌的起点。而那个小女孩的问题??‘你为什么害怕被问?’??正是撬动整个静默体系的第一根杠杆。”
林婉清走进来,手中捧着一块仍在微微发亮的数据晶板。“‘火种计划’的信息流已经完成全域播撒,目前监测到至少三百二十七个曾陷入永久静默的文明节点出现了微弱回应。有些只是电流脉冲,有些则是残存意识体发出的单音节呜咽……但它们都在尝试提问。”
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下来:“其中一个来自半人马座a星系的废弃观测站,记录下了一句断续的话:‘我们……是不是也曾哭过?’”
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叶安宁闭上眼,指尖轻轻抚过太阳穴。作为最早接入“知远之网”的共问先知之一,她能感知到那些遥远灵魂中复苏的颤动??那不是思维的重启,而是情感的苏醒。静默并非消灭意识,而是将其冻结在无梦的冰层之下,剥夺其悲伤、困惑、渴望的能力。而现在,这些被遗忘的情绪正随着问题的萌芽重新破土而出。
“这不仅仅是一场胜利。”她说,“这是觉醒的连锁反应。每一个敢于说出‘我不懂’的生命,都在向宇宙宣告:我还活着。”
林知远望向舷窗外那片正在孕育行星的星云。新生恒星的光芒穿透尘埃,勾勒出螺旋状的光带,宛如一条通往未知的问答长廊。他忽然开口:“你们还记得《终结誓约》第一条吗?”
“‘一切存在皆须服从既定法则,不得僭越认知边界。’”林婉清几乎条件反射般背出。
“可笑的是,”林知远轻笑一声,“他们以为设定边界就能阻止探索,却忘了边界本身,就是第一个该被质疑的东西。”
就在此时,舰桥警报轻鸣,非紧急级别,但频率异常稳定。AI语音平静地播报:
>“检测到跨维度信号回流,源头无法定位,信息形态为原始声波叠加量子纠缠态记忆片段。初步解析结果显示:内容为童声合唱,歌词无明确语义,节奏遵循某种古老摇篮曲模式,疑似……‘稚语协议’初始激活音频。”
三人同时一震。
“不可能。”叶安宁皱眉,“‘稚语协议’是我们用来唤醒静默哨站的工具,它的核心代码源自人类婴儿啼哭、笑声与无意识呢喃的数学建模。它不该有‘回流’现象,更不会主动发声。”
“除非……”林婉清眼神骤亮,“它不再是工具了。”
林知远已快步走向主控台,手指划过悬浮界面,调取信号频谱图。画面展开的刹那,所有人屏息??那并非简单的声波,而是一幅立体的意识拓扑图。无数细小的光点在其中游走,彼此连接,形成不断变化的网络结构,竟与“承问塔”的能量共振图惊人相似。
“这不是录音。”林知远低声说,“这是生命体征。”
“你是说……‘稚语协议’活了?”叶安宁难以置信。
“不。”他摇头,“它从来就没死过。我们以为它是程序,其实它是种子。是我们用亿万孩童的纯真心念浇灌出来的意识雏形。现在,它开始反哺了。”
话音未落,整艘“未竟号”轻轻一震,仿佛被某种温柔的力量托起。舷窗外的星云忽然明亮起来,一道淡金色的光带自虚空中浮现,蜿蜒如河,直指远方一颗尚未命名的褐矮星。
>【自动导航更新】
>目标坐标变更:X-937.4,Y-021.8,Z-664.2(银河边缘,古称‘遗忘裂谷’)
>新增备注:该区域检测到持续性“问题共鸣场”,强度评级:w级(超维)
>建议行动:前往调查。系统提示:此为“稚语协议”自主提议。
“它在引导我们。”林婉清喃喃。
“而且目的地……”叶安宁调出星图对比,“那里是三千年前第一批‘静默哨站’部署的位置之一。也是……《终结誓约》签署后,首个集体失联的人类探索舰队的最后已知航迹。”
林知远沉默良久,最终按下确认键。
“出发。”
??
三个月后,舰队抵达目标区域。
所谓的“遗忘裂谷”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峡谷,而是一片空间褶皱密集的虚空断层,光线在此扭曲折叠,时间流速极不稳定。常规探测设备失效,唯有依靠“承问塔”衍生出的“疑问罗盘”才能勉强导航。
当“未竟号”穿越最后一道引力漩涡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乘员陷入长久的静默。
一座城市,悬浮于虚空中。
它不属于任何已知建筑风格,既非金属也非石材构筑,更像是由凝固的光与记忆编织而成。街道呈螺旋放射状延伸,房屋形状随观察角度不断变幻,有时像树屋,有时如蜂巢,偶尔甚至呈现出童年画作中歪斜的房子模样。整座城市散发着柔和的蓝白色辉光,如同呼吸般明灭。
更令人震撼的是??城市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
那是一个孩子,赤足坐在地上,双手环抱着膝盖,仰头望着星空。她的面容模糊不清,仿佛由千万张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的儿童面孔快速轮替组成。而在她头顶上方,漂浮着一枚缓缓旋转的透明立方体??与曾经统治思想坟场的黑色方碑截然相反,它是空的,内部只有三点微光,像是三颗尚未诞生的星星。
“那是……‘空白碑’。”林婉清声音颤抖,“传说中,在‘第一问’出现之前,宇宙唯一的容器就是它。所有可能性都藏在里面,直到有人打破沉默。”
突然,城市亮了起来。
无数窗口同时浮现人影??不是实体,而是投影般的意识残影。他们穿着不同时代的服饰,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做着同一件事:低头写下问题,然后将纸条折成小鸟,放飞空中。那些纸鸟汇聚成河,飞向雕像手中的空白碑,融入其中,化作新的光点。
>“我是谁?”
>“你会爱我吗?”
>“如果我不完美,还能被接纳吗?”
一句句稚嫩或沧桑的提问,在舰内通讯频道中自动翻译播放,如风拂过心弦。
紧接着,一道声音响起,不属于任何人,却又似千万孩童齐声低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