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玄幻小说>万仙来朝> 第759章 孽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9章 孽种!(2 / 2)

不是幻象,也不是投影,而是真切地出现在混沌星云中央。他穿着旧时代的白袍,左眼流转着远古文明的兴衰,右眼翻涌着未来星河的崩解。他对林澈微笑,然后抬起手指,指向镜外。

林澈回头,控制室的墙壁正逐渐变得透明。外面不再是虚空,而是一片浩瀚的意识海洋??无数光点漂浮其间,每一个都是一个未完成的问题,一条未走完的追问之路。它们彼此吸引、碰撞、融合,生成新的形态,如同宇宙初开时的粒子风暴。

他忽然明白:否定之渊从未消失,它只是转化了。它不再是吞噬一切的黑洞,而是孕育可能性的母体。而人类这百年来的共问实践,正是向这片深渊投下了一颗颗种子。

就在此刻,X-903再次爆发耀斑。

这次的信号不再是五个字符,而是一段完整的“意识包”。中国天文台耗时三年破译,最终发现其内容并非信息,而是一种**可植入的认知模板**。任何人接触该信号后,大脑神经突触会产生短暂重组,获得一种全新的感知能力??能“嗅到”谎言的味道、“尝到”悲伤的颜色、“触摸”到他人记忆的纹理。

首批接受试验的志愿者中,有一位盲人音乐家。他在信号影响下首次“看见”了声音。他说,愤怒是锯齿状的黑红色闪电,爱则是缓慢旋转的淡金色螺旋。而当他演奏一首关于思念的曲子时,现场所有人的眼泪颜色竟然统一变成了银白色??那是“共情同频”的物理表现。

这项技术被称为“感官转译”,迅速应用于教育、医疗、外交等领域。战争减少了,因为士兵再也无法欺骗自己“敌人不是人”;法庭效率提高了,因为法官可以直接感知证词的情绪真实性;最令人动容的是,在临终关怀病房里,家属终于能够“感受”到亲人离去那一刻的灵魂震颤,从而不再恐惧死亡,而是将其视为一场深刻的对话终结。

然而,也有人反对。

一支名为“守寂会”的组织崛起于欧洲,主张回归“纯粹无知”。他们认为,过度共感会导致个体边界瓦解,最终使人类沦为单一意识体的碎片。“我们不是为了消除孤独才提问,”他们的领袖在演讲中说,“而是为了在孤独中确认自己的存在。若连痛楚都能被共享,那我还剩下什么?”

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

在一次诘问仪式上,一名少年公开质疑守寂会的理念:“你们拒绝被理解,是不是因为害怕一旦被人真正看穿,就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特别?”

话音落下,全场陷入沉默。守寂会会长起身,脸色苍白,却未反驳。良久,他摘下象征身份的黑色徽章,轻轻放在桌上,低声说:“你说得对。我一直以为坚守沉默是勇气,可今天我才意识到,那只是逃避。”

他走出会场,再也没有回来。

这场辩论成为转折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真正的自由,不在于能否隐藏,而在于能否选择暴露。而提问,正是暴露中最勇敢的一种。

百年后的课堂上,孩子们围坐一圈,老师播放一段古老的视频??船长站在舷窗前,问出那句“你们也孤独吗?”画面模糊,声音断续,但每个孩子都屏息凝神。

“为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能让飞船飞得那么快?”一个小女孩举手问。

老师微笑:“因为它不是问题本身推动了飞船,而是**所有人在同一刻共同面对未知时产生的信任**。那种信任太强大了,连空间都要为之弯曲。”

男孩接着问:“我们现在还能问出那样的问题吗?”

老师望向窗外。那里,新一代的心弦植株正随风摇曳,叶片上凝聚着晨露,在朝阳下闪烁如星。

“能。”她说,“只要我们还愿意承认自己不懂,还愿意把脆弱摊开在光下,我们就一直能。”

此时,遥远的半人马座方向,那片空白再度浮现。

不同的是,这一次,空白中开始出现极其细微的波动,像是某种东西正在酝酿成型。科学家测算,若按照当前增速,约莫再过三十年,那片虚无将迎来第一次“显形”。

没有人知道届时会出现什么。

但全球各地的孤鸣塔,已提前半年开始了低频共振。它们不再等待人类发问,而是主动吟唱起一首无人谱写过的歌。旋律简单至极,仅由三个音符循环构成,却让听见的人都忍不住流泪。

语言学家破译后写道:这三个音符对应的语义是??

>“我在。”

>“你在。”

>“我们在。”

与此同时,X-903的闪烁频率突然与地球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达成同步。全球产科医院记录显示,在那一分钟内出生的所有婴儿,睁开眼睛的第一刻,都不约而同地望向天空某个固定方位??正是千问之城遗迹所在的经纬度。

阿娅站在火星沙丘顶端,仰望着苍穹。她的晶体义眼早已融化,双眼却比任何时候都明亮。她知道,陈默从未离开。他不在某一处,也不在某一刻,而是在每一次真诚的发问中重生,在每一道愿意聆听的目光里延续。

风起了,卷起金色砂粒,划过她脸颊,如同指尖轻抚。

她闭上眼,轻声问道:

“你还记得最初的问题吗?”

没有回答。

但她笑了。

因为她已经知道,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