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配、郭图却反对说:“兵书上说,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包围,五倍于敌人就进攻,兵力相当就可以交战。以明公的神武,再加上河朔的强大兵力,讨伐曹操就如同翻手一般容易。如果现在不抓住机会,以后就难办了。”
沮授反驳道:“拯救乱世、诛杀暴臣的军队,才是义兵;倚仗人多势众、凭借强大武力的,是骄兵。义兵无敌,骄兵却会先灭亡。曹操迎接天子,让天子在许都安稳居住,如今我们举兵南下,从道义上就站不住脚。而且决定战争胜负的策略,并不在于兵力的强弱。曹操法令严明,士卒训练有素,可不是公孙瓒那样坐以待毙的人。现在我们放弃万无一失的策略,却发动一场师出无名的战争,我实在为明公感到担忧!”
郭图等人却不以为然:“当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没人说他不义,如今我们攻打曹操,怎么能说是师出无名呢?况且明公的军队勇猛,将士们都渴望建功立业,如果不及时成就大业,那就是失策。上天赐予的机会如果不抓住,反而会遭受灾祸,当年越国就是因为抓住机会而称霸,吴国就是因为错失机会而灭亡。监军(沮授)的计策过于保守,不懂得把握时机、随机应变。”
袁绍最终还是听从了审配、郭图的建议。郭图等人趁机进谗言说:“沮授监统内外军事,威震三军,如果他的势力再继续扩大,以后怎么能控制他呢?臣下与君主权力不同,国家才能昌盛;如果臣下与君主权力相同,国家就会灭亡,这是黄石公书中所忌讳的。而且在外统领军队的人,不应该干预朝廷内部的事务。”袁绍听后,心中起了疑虑,于是将监军分为三个都督,让沮授、郭图、淳于琼各统领一军,然后合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