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营初改制,有不少工作要做。
首先要给二百八十名社兵配齐兵器、军服,这是最基本的。
经过了雪地一战,又搞到了五十多匹马,分给商队十匹,保民营分了四十匹。
按照现在十人为一队,三队为一哨的改制,其中一哨为骑兵。
周怀民经过雪地一战,得到三个教训。
其一,任何时候,都会有突发情况,必须为外出社兵配备良好的辎重。
之前一直护村,根本就没想到这一块,去三家铺才十几里路,就看出来这辎重的重要性。
于是让工具坊打制铁质水壶和工兵小铲,让织造坊用厚实棉布,做了双肩背包。
周怀民设计这个双肩背包,还没小学生书包精致,先从无到有嘛,最起码各个社兵可以携带一些行军之物。大大提高了在野外的生存能力。
之前每个社兵,就是拿着自己的武器随商队出门,吃喝也由商队备着。虽然也能凑合,但极其缺乏独立性和机动能力。
但现在,每个社兵腰间都扎了皮腰带,挂着软木塞口的铁质水壶,背着双肩包。包里有干粮、蜜饯、盐、药品、火镰等物。可以随时进行分兵,脱离商队,执行一些临时任务。
其二,上次是运气好,但如再遇流贼,可没有深夜大雪这么好的天时地利,目前已为每队配备两个弓兵来压制骑兵。
虽然现在弓兵都在加强训练,但一时半刻不能掌握精湛的射箭之术,毕竟弓兵的培养是非常耗时的,需要训练半年才能掌握射箭的技巧,现在社兵中加入弓兵,主要还是利用阵型,能起到一些压制作用。
其三,弓兵虽能压制,但并不能真正解决流贼的骑兵队,所以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制作大炮。
拥有了几个炮兵哨,才能真正掌握真理。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为什么呢?
大炮当然好,但现在火药、还有大炮都没有呢。
这年代的大炮,都是青铜炮。也曾有工匠试着做铁炮,但都已失败告终。
为什么呢,因为这时代炼铁技术还是不行,铸铁气泡多,容易炸膛。
而周怀民决定要制作钢炮。之所以有这个信心,是因为他掌握了比这时代至少先进一百多年的炼钢技术。
周德标刚刚把耐火砖烧制成功。现在已囤了几千块耐火砖。都是用上好的焦炭和重石,高温高压烧制。
下一步,就是要用耐火砖搭建高炉,开始炼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