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 招工拼抢(1 / 2)

吕忠夫妻带着三个孩子,推着车继续往前走。

只见前面又是两个桌子,桌子后面坐了两个少女。

年邦弼的度支堂对算学及账房经验要求高,人手太缺。

在靠近官道的黑石关村也有流民接收站,那边派去两个人手,这边实在没有空闲的人手可派!

幸好熟识的禹允贞在这边,年邦弼拜托禹允贞帮忙做事。

吕忠夫妻停下,这次知道主动把名册交出来。

禹允贞看了名册,摇了摇头,对旁边的韩云英道:“今天又要让年叔失望,这个也不识字。一天下来,没帮他招到一人。”

接过韩云英称好的银两,对吕忠言道:“这是我们农会给你们的三两安家银,放好了,丢了可是没饭吃。”

吕忠惊道:“这位妹子,这是什么意思?给我们的钱?我家里可没有地,地早被我爹卖出去了,我们可是佃户,秋税都交不上,逃来的。”

韩云英笑道:“我们要你登封的地做什么?你们什么都不用出,白给你的。”

吕忠夫妻两个互看,心里十分震惊!

当初爹为了缴纳一两二钱的赋税,就把自家的田地卖出几亩给镇上老爷才能换来一两二钱。

逢着哪一年收成不好,或者生了大病要去看病抓药,都得被逼无奈,把田地卖了,有个四五次,祖上的四十多亩就被卖光。

无奈只能给老爷当佃户。

种的地还是自己的地,但已不属于自己,每年要多交五成的租。这还是老爷心善。

交租多了,就必然要多种几十亩才能养活一家。

那也意味着,要加倍的辛苦和劳累,没有什么富裕的时间去做短工,地里的活就干不完。

贺秋菊在家辛苦织布,自己种的棉花,祖上传下来的轧棉机和织布机。

平时都小心翼翼的使用,万一弄坏了,又要花粮食或银两请木匠修。

每个月好不容易织布一匹,卖得五六钱银子,吕忠爹俩一年也就两三个月农闲,去镇上做短工,每个月能挣个三五钱。

这便是一家人每个月能收入的银两,平均下来每个月收入不过六七钱。

但平时还要买炭,当然,能烧自己捡的柴火就不烧炭,只冬日里最难熬的时候烧一些。

还要买油、盐、香、补锅、修农具、抓药,钱哪里够花?

吕忠的夏税还没交,被头役抓走过几次,拷打也没用啊,只能饿上两天,放回家让其变卖房产。

这秋税又开始收,头役带着几班衙役进村抓人,村民都听说了,邻村好些人家的孩子都被典当。

一窝蜂的推着板车卷着行李就往田野里跑,躲着进村催税的头役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