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喜也是登封磨沟人,是李际遇的同村同族。
他一大早就在山谷,对自己的四五十户甲兵喊道:“快点吃饭,要吃好吃饱,一会随我下山打粮!”
有甲兵问:“李叔,咱这次去哪?”
李大喜回道:“去打巩县的桂花庙。”
甲兵纳闷,这小村里也没有富户啊,能抢到啥?
从嵩山北面有山路,可直接下到巩县地界。
一路向北穿过农田走四五里,即到桂花庙村,顺着乡路往西走过四五个村子,便到任庄。
嵩山是东西横向山脉,是巩县与登封的分界线,山高谷多,林深兽吼。
李莽几个首领在聚义堂抽签,自己抽中负责攻打桂花庙,吸引保民大营的社兵救援桂花庙。
带着李大喜等五百甲兵,甲兵手持柴刀、棍棒、猎弓,还推着独轮车,下了嵩山。
还没出谷口,便被在谷口小山峰上,负责值守的农兵看到人马,点燃起浓烟。
“铛铛铛……”
村口寨堡的哨兵,看到浓烟,赶忙敲响铁板。
“李贼下山了!”
现在村里刚刚秋种完,正是农闲时节,桂花庙村农会彭会长正带村民挖水渠,听到警声,脸色一紧。
对身边村里青壮喊道:“大家不要慌!按照咱之前操练过的,农兵聚在村南,不是农兵的携老小往北退到三家铺!不要留恋家里钱粮!”
村里大多为自耕农,靠山脚下的旱田勉强度日。自从成立农会后,秋税真的没有税吏来催,每家每户存的粮米比往年秋收多了不少。
村民对农会的热情高涨起来,经总务堂派来的参议协调,四十出头的彭胜,在村里族亲多,也爱管事,被众村民推选自己的会长。
桂花庙虽然没啥抢的,但地处要道,可起到预警缓冲作用。
保民营派第九哨哨长康廷光前来驻守村庄,并负责训练农兵,模拟防守战,开挖防守工事。
一个农会,有一名会长,四名分事,分别帮会长负责:工事、农事、农兵、水利。
平时模拟防守战负责组织撤退的农会分事赶忙带着家里老小跑出院,其他户院里也都听到了警声,都跑出门,正犹豫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分事冲着村街上的乡亲大喊:“不是操练!不是操练!各队长按操练向北撤!”
明末里甲制度崩坏,形如虚设。
周怀民现在依托农会,重建乡里秩序。
把农会建设到村上,再小的村庄也有农会,相较于里甲有天然的组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