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正说话间,陈过庭已经一身不起眼的灰衣,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了高台之下,由卫士引着,悄然登了上来。
“参见陛下。”陈过庭躬身行礼,目光快速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以及官家和李纲凝重的脸色,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
“平身。”赵桓示意他靠近,“陈卿,朕召你来,有一件十万火急,且必须绝对保密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办。”
“请陛下吩咐,臣万死不辞!”陈过庭毫不犹豫。
赵桓将自己关于“火车”和军器监内奸的猜测,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陈过庭静静地听着,脸色越来越凝重。待赵桓说完,他沉吟片刻,才开口道:“陛下所虑极是。军器监掌管国之利器,防卫森严,外人极难渗透。若金贼能获得‘火车’之秘,内奸存在的可能性极大。”
“军器监内部,主要分为管理官员、核心匠作、以及外围工匠杂役等。”陈过庭显然对军器监的结构有所了解,“管理官员多为文臣或宗室挂职,未必精通技术,但手握调度、采购、监察之权;核心匠作掌握关键技术,待遇优渥,但行动常受监控;外围工匠杂役数量庞大,流动性强,接触不到核心机密,却容易被收买传递些边角信息。”
“依臣之见,”陈过庭继续分析,“泄露‘火车’这等级别的机密,最有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一是掌握图纸和监造流程的管理官员,二是能够接触到核心部件制造或组装的核心匠作。”
赵桓点点头:“朕也是如此想。但军器监官员众多,匠作数千,如何才能在不惊动全局的情况下,找出那条或者那几条毒蛇?”
陈过庭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陛下,此事宜快不宜慢,更宜精不宜广。大范围排查必然走漏风声。臣以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其一,立刻秘密审查近期负责‘火车’相关项目监造、图纸管理、以及关键原料采购的官员。查他们的账目往来、社会关系,尤其是在金兵围城前后的异常举动。”
“其二,筛选出能够接触到‘火车’核心技术,且在近期有过异常表现,例如突然获得不明财富、与可疑人员接触、或对战事态度暧昧的核心匠作,进行重点监控。”
“其三,”陈过庭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军器监副使刘……刘延庆,此人贪墨无度,与福宁宫梁太尉(梁师成)过从甚密,且其子在金兵南下时曾有通敌嫌疑……或许,可以从他身上打开一个突破口。”
刘延庆!
赵桓和李纲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刘延庆是军器监的实权人物之一,为人贪婪,风评极差,但他背景深厚,一直难以撼动。如果他真的牵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