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殿内,死寂如坟。
冰冷的寒意,并非来自殿外凛冽的晨风,而是源自龙椅之上那位年轻帝王冰封般的眼神,以及方才那两道足以掀翻朝堂、震动宗庙的铁血旨意——设监察司!清宗室!
百官垂首,噤若寒蝉。刚刚因汴京解围而升起的些微暖意,早已被这酷烈的政治寒流彻底冻结。空气中残留的血腥味似乎又浓重了几分,与檀香混合,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诡异气息。那些心怀鬼胎或与旧势力有所牵连者,更是面色惨白,冷汗浸透朝服,两股战栗,几乎无法站立。
赵桓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峭弧度。很好,他要的就是这份深入骨髓的敬畏!
他没有让这压抑的气氛持续太久,沉寂片刻后,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死寂,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国有法度,赏罚不明,何以立国?此次汴京之围,虽是国殇,却也炼出了真金!”
他的目光,如同一道温和却不容忽视的光,首先落在了文臣队列最前方的李纲身上。
“李纲!”
“臣在!”李纲心头微震,迅速出列,躬身肃立。
“卿临危受命,总揽全局,内抚军民,外御强敌,身先士卒,稳定危局!汴京不失,卿当居首功!”赵桓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带着肯定,“朕擢升你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金千两,绢千匹!京师宅邸一座!”
真正的宰执之首!实权在握!
即使以李纲的沉稳,此刻也难掩激动,他深吸一口气,喉头滚动,重重叩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臣……谢陛下隆恩!粉身碎骨,难报陛下知遇之恩!”
赵桓虚扶一把,示意他平身。随即目光转向吴敏、许翰等人,略作嘉奖:“吴敏协调军械,许翰安抚民生,亦有微劳,各赐金帛,吴敏加太子少保,许翰升任吏部尚书。”两人连忙叩谢。
紧接着,他的目光转向了右侧的武将队列,那里,弥漫着更加浓烈的血腥气和期待感。
“张克戬!李进!”
“末将在!”两人甲胄铿锵,带着一身硝烟与血气出列。
“西水门血战,二位死战不退,身负重伤!其勇可嘉!”赵桓眼中露出赞赏,“张克戬擢殿前副都指挥使!李进擢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各赐金帛良田!”两人激动叩谢。
随后,赵桓又简略封赏了几位守城悍将,虽官职提升有限,但赏赐丰厚,引得武将队列中一阵低低的骚动和羡慕。
气氛稍缓,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瞟向了那三位功勋最为卓着的外援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