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的威胁如同阴云,笼罩在陈家上空,也更坚定了陈平安求学的决心。
只有读书,考取功名,获得身份地位,才能真正摆脱这种任人欺凌的困境。
和父母商议之后,陈家开始为拜访蒙学先生做准备。
束修之礼,是拜师入学必不可少的规矩。
虽然家境依旧拮据,但陈山和李秀还是咬着牙,拿出了家里最好的东西。
一条风干了许久的腊肉,是去年过年时分的,一直舍不得吃。
还有一小串铜钱,大约百十来文,是陈平安话本分成和家里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这些在富裕人家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对陈家而言,已是倾其所有,足见对此次拜师的重视。
陈平安则穿上了柳柔柔送的那双新布鞋,又换上了一件稍微整齐些的粗布衣裳,头发也仔细梳理过,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干净利落。
一切准备妥当。
清晨,陈山提着用红纸(也是特意买的)包好的腊肉和那串铜钱,领着儿子,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村西头方敬儒先生的家。
方先生的家也是一间普通的农家院落,比陈家略好一些,但也仅仅是茅草屋顶换成了瓦片,院墙稍微齐整些。
院子里晾晒着一些书籍和浆洗过的旧衣衫,透着一股清贫而守旧的气息。
走到院门口,陈山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这才上前轻轻叩响了有些破旧的木门。
“咚咚咚。”
“谁呀?”一个略显苍老、带着点书卷气的声音从院内传来。
很快,院门打开,一个身形清瘦、穿着半旧儒衫、须发皆白的老者出现在门口。
老者面容清癯,额头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眼神却不浑浊,带着一种审视和探究的光芒。
“方先生安好。”陈山立刻恭敬地躬身行礼,将手中的礼物往前递了递,“小子陈山,带犬子陈平安,特来拜见先生。”
方敬儒的目光在陈山和他手中的礼物上扫过,又落在旁边那个安静站立、眼神清澈的孩童身上。
当看到那明显超出普通农家拜师礼的“厚礼”(腊肉和一串铜钱)时,方敬儒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再看到陈平安时,眉头却几不可查地微微蹙了一下。
显然,关于“小河村神童陈平安”的那些传闻,他也早有耳闻。
“陈山家的?”方敬儒的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何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