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历史终章(1 / 2)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棺椁抬入崇陵地宫的前夜,婉儿独自走进冰凉的殓房。月光从石窗斜切进来,照见光绪帝遗体腰间系着的明黄缎带,缎面靠近腹部的位置,青黑色斑块竟比入殓时更深了几分。

“不对劲。” 她按住遗体手腕,触感异常僵硬 —— 按《洗冤集录》记载,砷毒死者若生前中毒,尸僵应从指节开始扩散,而非集中在脐下三寸。老殓工王师傅的手抖得握不住棉帛,水盆里浸泡的殓衣突然漂起层白霜,那是砷粉遇水析出的结晶,却偏偏在腹部位置格外密集。

“太后临终前,曾派崔总管来过。” 王师傅突然跪地,浑浊的眼睛映着烛火,“他说皇上‘龙体欠安’,要往口中灌‘安神汤’……” 婉儿猛地掀开缎带,只见腹部肌肤上有针孔状瘀痕,呈扇形分布 —— 分明是死后被人用竹筒强行灌毒,让砒霜集中在肠胃部位,伪造 “食毒身亡” 的假象。

更漏声在地宫深处回荡,像极了瀛台含元殿的漏壶。婉儿想起光绪帝咽气时七窍流血的惨状,那时的砷毒已侵入肌理,断不会在死后两日突然在腹部形成如此高浓度的毒斑。他们怕慢性中毒的真相被揭穿,竟在入殓时二次灌毒,用最狠的手段,让历史的伤口永远渗着毒血。

寅时三刻,婉儿抱着木盒摸进瀛台涵元殿。御案暗格里的西洋怀表残片还带着她的体温,调查报告的纸页间夹着寇连材的日记残页,墨痕里渗着淡淡的硫黄味。暗格深处的木纹与她记忆中完全吻合,那是光绪帝亲政后亲手设计的机关,榫卯间刻着极小的 “乙酉” 二字,见证着他与慈禧太后三十年的权力纠葛。

“咔嗒”,暗格扣合的瞬间,婉儿听见远处传来护军换岗的脚步声。她摸着案角的蟠龙纹,忽然想起光绪帝曾说:“这案子的暗格,要做得比人心更难猜。” 如今她将所有证据封入其中,就像把历史的真相锁进时光的琥珀,等待某个懂得叩问的人来开启。

百年后的春分,故宫文物医院的 CT 扫描仪发出轻微的蜂鸣。修复师陈雪盯着显示屏,发现瀛台涵元殿御案暗格的夹层里,竟藏着个火柴盒大小的锡盒。锈蚀的盒盖上,“辛酉年秋” 四个字虽已模糊,却在 X 射线成像中显出清晰的瘦金体笔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