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什么?"苏明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端着和女儿同款的骨瓷咖啡杯,杯沿印着苏氏第一代产品的缠枝莲纹样。苏晓转身时,看到父亲领带夹上那枚微型织布机造型的胸针——那是曾祖父创业时的第一件工具复刻品,父亲在重要场合总会佩戴。
"爸,"苏晓指着手机屏幕,"上午说的那个'云境'家居项目,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重要客群?"她递过手账本,"您看这些数据,25-35岁的年轻消费者,他们的购房主力是9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更注重空间的可变性和个性化,但目前市场上的高端布艺定制,起订量和价格都让他们望而却步。"
苏明远的目光在字里行间移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领带夹。他注意到苏晓不仅记录了消费痛点,还附上了竞品分析:某快时尚家居品牌的可拆卸帘头系列,上市三个月销量突破十万件,但材质和设计感都有明显短板。"你继续说。"父亲的语气平静,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我觉得可以做'轻定制',"苏晓的语速加快,眼神发亮,"用模块化设计实现外观的个性化,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控制成本。比如开发三种基础帘型,搭配十款可替换的3D打印帘头,再结合AR技术让客户在手机上预览效果。这样既能保留苏氏的工艺精髓,又能切入年轻市场。"
一阵风掠过露台,吹起苏晓额前的碎发。她看见父亲端着咖啡杯的手顿了一下,杯中的褐色液体在阳光下泛起金色的涟漪。远处写字楼的玻璃幕墙上,正映出父女俩并排而立的剪影,如同老照片里的曾祖父与祖父,在时光的褶皱里完成某种隐秘的对话。
第三章 会议室里的锋芒初露
下午的议程是分组讨论"云境"项目的初步方案。当苏明辉宣布各组派代表发言时,苏晓所在的第三组陷入短暂的沉默。组长是比她大五岁的堂兄苏晓峰,他推了推眼镜,小声问:"要不我先讲?按上午的规划来。"
苏晓握着笔的手紧了紧。她想起刚才在露台与父亲的对话,想起手账本里那些年轻人的真实声音。就在苏晓峰准备起身时,她突然开口:"哥,我能先分享一个不同的想法吗?"